旅游废弃物的实质是旅游生态系统消耗自然资源后的产物,自然资源的占用性或消耗性是其产生生态与环境影响的重要原因。旅游废弃物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是旅游环境影响研究的前沿方向。本项目拟综合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构建多层次、多要素的旅游废弃物的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并选择山岳、海滨、古村落等三类旅游地进行实证比较研究,结合地理学、环境学、生态学、伦理学、旅游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显性环境影响、隐性生态影响与生态效率等相应测度指标值获取后的赋分标准,揭示旅游废弃物的显性环境影响、隐性生态影响、生态效率、空间效应等的一般特征、基本模式,并提出管治措施,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同时,力求在理论与方法上充实旅游地理学相关研究的薄弱环节。
摘 要:“旅游业不仅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鹅,而且也会弄脏自己的巢”,旅游废弃物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是旅游环境影响研究的前沿方向。本项目通过对黄山、九寨沟等典型案例地的深入调查,一方面根据旅游废弃物排放量的长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包含7个指标的旅游废弃物生态环境影响测度的综合模型,另一方面根据旅游地“自然—经济—旅游—社会”复合系统的能流、物流、货币流的特性,提出了旅游废弃物能值分析及生态效率分析的一般框架模型。通过与目前国内外有关旅游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的前沿及相关成果比较,本项目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三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在旅游发展与环境质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旅游发展与废弃物生态效率三个方面取得了重要发现。研究认为旅游发展不一定必然导致环境破坏与生态影响,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应用与强化环保规制,是控制旅游废弃物环境污染与生态影响的关键手段。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旅游地生态效率评价模型及测度研究
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测度模型及机制研究
基于模糊测度的钢铁产品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旅游目的地社区恢复力测度模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