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30年来我国省际人口迁移O-D模式演变及其动力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97107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王桂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复旦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力,魏星,张伊娜,杜瑜,罗文华,沈续雷,郭蕾蕾,沈建法,戴二彪
关键词:
OD模式省际人口迁移动力机制改革30年
结项摘要

人口迁移特别是大尺度的省际人口迁移,乃区域之间人地关系差异及其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结果的空间表现。经济改革30年来,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经济高速增长,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空间格局也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本项目将主要根据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系统科学及人口迁移等学科理论,构建理论与实证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采用系统分析、多区域-多变量统计分析等定量方法与GIS技术,系统考察和模拟经济改革30年来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发展历程及其空间模式的演变轨迹;深入分析在此社会经济快速转型时期影响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揭示此间省际人口迁移空间模式演变的动力机制,模拟2000年以来受金融经济危机等偶发因素影响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空间模式不同演变路径的社会经济后果。以此探索经济改革30年来我国特殊国情背景下省际人口迁移与区域人地关系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为政府调节区域劳动力市场供需偏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根据确定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和GIS等现代空间分析技术,深入系统、多角度地探讨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省际人口迁移O-D模式及其演变特征,很好地完成了预期研究目标。本项目的发现、创新和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考察发现我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自改革开放以来逆转为以中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特别是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都市圈集中为主的基本模式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中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始终是省际人口迁移的主流,主要向三大都市圈迁移始终是省际人口迁移的集中迁移模式。首次提出我国省际人口迁移O-D模式具有明显的顽健性。正是由于省际人口迁移O-D模式的顽健性,才决定了我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的稳定性。并分析指出我国省际人口迁移O-D模式的顽健性,主要是由具有地理位置不可变属性的第一本性要素——自然禀赋,如海拔、地貌、气候、 土地等自然地理要素所决定的。.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省际人口迁移O-D模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口迁入分布的集中趋势更加集中化,人口迁出分布的集中趋势则趋向相对“多极化”;各地人口迁向三大都市圈的迁入中心地先由北南移(由京津冀都市圈南移经长三角都市圈继续南移为珠三角都市圈)又从珠三角都市圈折返北移为长三角都市圈。迁入中心地先由北南移主要是受改革深化及市场化程度的作用,后折返北移则主要是由国内外发展环境及区域竞争性决定的。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省际人口迁移O-D模式的变化主要是受具有可变属性的第二本性要素的驱动,尤以迁入地城镇收入水平提高使其吸引作用明显增强影响最大。. 本项目还利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分别考察和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的变化、制度和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增长的作用以及熟练劳动力、老年人口等特殊人群省际迁移的区域选择性及其影响因素等一些相关问题,也获得了一些重要结论和发现。本项目还对研究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及其变化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一些新的分析思路和技术方法,为推动人口迁移区域模式研究、丰富人口地理研究方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Ag2CO3/Bi2O2CO3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Ag2CO3/Bi2O2CO3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DOI:
发表时间:2016
2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DOI:10.1016/j.scib.2017.12.016
发表时间:2018
3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4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based on CD function and LMDI decomposition model: China as an exampl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based on CD function and LMDI decomposition model: China as an example

DOI:10.1016/j.eiar.2021.106623
发表时间:2021
5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王桂新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71141013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40371047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空间O-D流模式发现与机理研究——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为例

批准号:41271388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蒲英霞
学科分类:D0114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近30年来影响我国北方的寒潮路径变化及其机理研究

批准号:4157508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曾刚
学科分类:D050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3万年来我国水资源环境演变的气候动力学模拟研究

批准号:40201048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郑益群
学科分类:D0714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后产权改革时代我国农村工业空间组织的演变机制及其区域资源环境效应研究

批准号:41101122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王玉华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