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标在于发现临床分离以绿脓假单胞菌及粘质沙雷氏菌为主的革兰阴性杆菌所产获得性金属β-内酰胺酶的发生率及耐药图谱,构建表达金属酶活性的克隆株,以整合子理论了解酶编码基因的传递机制,探讨在抗生素选择压力下酶编码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并与国外发现的获得性金属酶比较,从酶的种类、分型、酶学特性、基因序列、基因定位及基因调控等方面,阐明我国临床分离绿脓假单胞菌和粘质沙雷氏菌所产获得性金属β-内酰胺酶的特点,为临床控制耐药的发生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革兰阴性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质粒介导耐药机制
基于功能化石墨烯的靶向光热效应治疗皮肤创面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研究
革兰阴性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AHL结构特异性核酸适配子的筛选及其抗革兰阴性耐药菌感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