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星形细胞在肿瘤脑转移抵抗化疗药物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0166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林庆堂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徐庚,赵瑞林,徐建堃,胡牧,魏宇魁,高子云,许亮,张宇航,王涛
关键词:
器官微环境间隙交通连接化疗抵抗星形细胞肿瘤脑转移
结项摘要

高达40%的肿瘤患者最终会发生脑部转移。脑转移一旦形成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4-6个月。肿瘤细胞扩散到脑部后,化疗药物即不能有效地杀伤它们。传统观念将脑转移抵抗化疗归因为血脑屏障的阻碍。然而近期研究表明,脑转移肿瘤周围的血脑屏障是被开放的。肿瘤细胞的存活及对化疗的反应均依赖于其所生长的器官微环境。星形细胞,脑器官微环境的稳定者;在发生脑损伤后,星形细胞会被激活并能够保护神经元。通过观察大量的临床标本,我们发现,脑转移肿瘤细胞周围也包绕着许多激活的星形细胞。基于此,我们假设星形细胞也可保护脑转移肿瘤细胞抵抗化疗。我们前期体外研究提示,星形细胞通过间隙交通连接能够保护黑色素瘤细胞抵抗化疗。我们拟申请此次资助,来探索星形细胞保护肿瘤细胞的现象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也能够保护肺癌和乳腺癌),并通过体内研究来验证该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这一全新机理若得以证实,将有望延长众多脑转移患者以月计量的生存预后

项目摘要

本课题目的是为了研究星形细胞在脑转移瘤抵抗化疗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课题研究首先证明了星形细胞在体外共培养的情况下,确实能够保护最常见的脑转移瘤细胞(肺癌细胞株与乳腺癌细胞株)抵抗化疗药物的杀伤。其次,通过跨膜实验,发现星形细胞的保护作用是依赖于星形细胞与转移瘤细胞之间的直接接触,而不是通过分泌的细胞因子。再次,通过应用特异的化学阻断剂以及分子遗传手段,表明星形细胞的保护作用是通过星形细胞与脑转移瘤细胞间的间隙交通连接而实现的。最后,运用小鼠颈内动脉注射而建成的脑转移瘤动物模型在体内证明,星形细胞能通过间隙交通连接而保护脑转移抵抗化疗。该课题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的转化临床应用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此外,通过本课题,培养了3名硕士研究生,1名博士研究生;发表核心期刊文章2篇,SCI文章1篇(已接受);晋升副高一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3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林庆堂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FOLR1在鼻咽癌细胞抵抗化疗药物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批准号:30772403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谭国林
学科分类:H1821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巨噬细胞介导的肿瘤转移分子机制及潜在药物作用靶点的研究

批准号:81673459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谭焕然
学科分类:H3505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共载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去激活剂及化疗药物协同治疗肿瘤干细胞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80301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雍土莹
学科分类:H181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激活成纤维细胞调控乳腺癌细胞转移特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号:81372819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姚和瑞
学科分类:H1818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