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人ARVC患者桥粒基因新突变的致病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016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0.00
负责人:周秀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静,林亚洲,聂俊伟,庄燕,王子盾,丰尚鹏,王本琪,宋华连,王薇
关键词:
基因突变致病机制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桥粒
结项摘要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是青壮年和运动员猝死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现已知50%以上的ARVC患者携带有桥粒基因突变,但其致病机制目前知之甚少。课题组在提出并研究"ARVC的致病机制:PG共同通路假说"、发现19个未报道的汉族人桥粒基因序列异常(均引起氨基酸序列改变)和初步完成DSG2 F531C突变转基因鼠建立的基础上,我们拟:1.通过构建相应的野生型和突变表达质粒,分别转染COS-1和HL-1细胞,研究突变桥粒蛋白成熟、与其他桥粒蛋白铆合、PG蛋白亚细胞定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CX43表达、细胞凋亡、脂肪化和纤维化等指标的变化;2.建立转基因鼠模型,观察桥粒基因突变导致ARVC的表型特征,并获取转基因鼠心肌标本进一步深入研究上述致病机制。通过该研究,拟从细胞水平和转基因动物水平分别深入探讨桥粒基因突变引起ARVC的致病机制,为该病的药物治疗或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项目摘要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是一种心肌进行性被纤维脂肪组织替代的遗传学心肌病,临床表现多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是青壮年和运动员猝死的常见原因。约50%ARVC患者携带有桥粒蛋白基因突变。先前我们对中国汉族家系ARVC患者基因筛查研究发现一个高度保守的DSG2-F531C基因突变。为了揭示DSG2-F531C致ARVC的分子机制,我们使用RNA干扰技术沉默HL-1细胞的DSG2基因,结果发现细胞凋亡显著增加,脂肪化和纤维化相关基因在mRNA水平显著升高,超微结构显示细胞空泡样变性、线粒体肿胀和嵴消失,表现出符合人类ARVC表型改变;同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差异基因表达,结果发现心肌结构蛋白、凋亡、纤维化、脂肪化和Cx43等的mRNA表达均出现了显著的改变,特别是复极化相关的离子通道的基因mRNA表达出现了显著下调,表现出类似ARVC的分子改变。另外我们建立了心脏特异表达的DSG2-F536C转基因小鼠,突变型转基因小鼠于6周出现心功能下降,Masson染色显示左心室出现局灶性纤维化,心室肌细胞膜片钳结果显示DSG2-F536C小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明显延长,钠通道失活延迟和钾通道电流密度下降,免疫荧光发现闰盘区域PG蛋白显著下调而β-catenin代偿性上调,并且DSG2-F536C转基因小鼠表现出年龄依赖性的心肌纤维化表型。上述结果证实DSG2-F531C基因突变可导致进展性的ARVC表型,闰盘区桥粒结构减少、细胞凋亡增加、缝隙连接蛋白Cx43重构及细胞离子通道蛋白相关蛋白的显著下调共同参与ARVC的发生,异常细胞内定位的β-catenin相关的信号通路可能参与ARVC的致病机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周秀娟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60156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桥粒基因突变致ARVC的机制:plakoglobin共同通路假说

批准号:81070158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杨兵
学科分类:H0204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桥粒蛋白DSG2 F531C突变致家族性ARVC的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号:8110006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陈红武
学科分类:H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汉族人Brugada综合征家系新致病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批准号:30570746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单其俊
学科分类:H0204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血液肿瘤患者IDH1基因的突变及其致病机理研究

批准号:81060046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曾云
学科分类:H08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