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地块深部地壳结构及伸展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30604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黄海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苏达权,卫小冬,郭晓然
关键词:
西沙地块地壳结构伸展机制
结项摘要

Xisha Block is located on the northwestern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SCS) and it was departed from the South China continent since Cenozoic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margin rifting in the SCS and ocean floor spreading. Both of the dispersion and deep material activities of Xisha Block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ultistage extensions of the SCS, recorded important information of the SCS's evolution and are significant breakout for studying the evolution model and history of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margin in the SCS. This project collects the earthquke data and the OBS probing data in recent years, utilizing raytracing method of artifical sources and receiver function method of natural earthquakes to acquire the crust-upper mantle's seismic velocities, depth of discontinuities and Poisson's ratio of the crustal material in reef island areas, shallow water and surrounding areas. Finally, this project synthesizes the relevant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eismology, gravity, magnetic and geothermal heat flow for revealing the deep 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active state, and properly analyzing the dispersion model and the stretch machanism of the Xisha Block.

西沙地块位于南海西北部大陆坡之上,是受新生代以来南海北部陆缘裂解及海底扩张作用而形成的离散微陆块。西沙地块的裂离过程和深部物质活动与南海的多期扩张活动密切相关,记录了南海形成演化的重要信息,是研究南海北部陆缘演化模式和演化历史的重要突破口。本项目通过搜集西沙地块及其周边地区的天然地震数据和近年来实施的海底地震仪探测数据,利用人工地震射线追踪方法和天然地震接收函数方法,模拟获得西沙地块岛礁区、浅水区及周边地区的地壳-上地幔地震波速度、间断面深度以及地壳物质的泊松比分布等信息,综合该地区的地震、重磁和热流等地质地球物理解释,揭示其深部物质成分和活动状态,对西沙地块的裂离模式和伸展机制进行合理探讨。

项目摘要

该项目利用人工地震射线追踪方法和天然地震接收函数方法,模拟获得西沙地块岛礁区、浅水区及周边地区的地壳-上地幔地震波速度、间断面深度以及地壳物质的泊松比分布等信息,研究西沙地块下方的深部物质成分和活动状态,对西沙地块的裂离模式和伸展机制进行合理探讨。本项目通过对华南台网74个台站记录到的共4000多条接收函数波形进行模拟,获得了华南沿海陆缘地壳厚度及泊松比值的有效估计。提出在挤压和伸展两种构造作用下,地壳结构由于存在分层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地壳厚度-泊松比关系。另外,获得了华南沿海上地幔间断面起伏特征,证实“海南地幔柱”来自于下地幔,并自西南向北东方向流动,一方面揭示了该地区浅部构造演化的深部动力环境,为研究南海陆缘演化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可与岛礁区接收函数研究进行对比;(2)利用射线追踪方法获得了OBS2011-1,OBS2011-2和OBS2013-3测线下方的地壳结构,提出琼东南盆地具有裂谷特征,两侧地壳结构基本对称、西沙地块与其西侧印支地块之间不存在典型的拉张裂谷特征,进一步证实西沙地块裂离自华南大陆;(3)建立了两条穿过南海海盆、连接南北陆缘的共轭大剖面,初步描述了裂谷和裂离地块不同的地壳减薄特征以及与深度有关的伸展变形,对比了北部陆缘东段和西段地壳减薄特征的差异。所获得结果反映了南海陆缘演化的多期性、多方向性,为南海共轭陆缘的重建提供了重要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4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5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DOI:10.3969/j.issn.1674-0858.2020.04.30
发表时间:2020

黄海波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472269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802085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203208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905408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172297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205213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772326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676045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南海西沙地块及其邻区的地壳结构研究

批准号:40276015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丘学林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南沙地块深部地壳结构和南部陆缘构造性质研究

批准号:41276049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丘学林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9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南海西北部陆缘构造伸展作用下的深部地壳结构响应

批准号:4167604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黄海波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南海西北部西沙隆起区地壳结构与演化及其对深部岩浆作用的启示

批准号:4170605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高金尉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