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hin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economi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age dependenc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ts effect on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these firms. The main content is described as: (1)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trepreneurship,this study will establish a “time-behavior-performance” framework, wher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will be explored within the time dimension; (2) according to the arguments of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 and process theory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his study defines international capability and intention as a function of firm age.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m age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bability is predicted by this study, and this relationship is mediated by different characters of environment, industry, company and entrepreneurs; (3) based on 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heory, we further analysis the entry time’s “print” effect on speed of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of international and survival of international. Furthermore, the mediate effect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is “print” effect will also be involved.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studies, this study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time, which chang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studies from a factor diver to process driver.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external network will all alter with firm age, which may further impact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activities. This study is meaningful for both researchers and practices.
本项目拟在新兴经济体的背景下,研究企业初始国际化时间的“年龄依赖”效应,以及这种效应对企业后期国际化发展的影响。具体内容包括:(1)结合国际商业理论、创业理论等,构建“时间—行为—绩效”模式下企业国际化的时间分析框架,提出一系列与企业国际化时间相关的假说;(2)融合天生国际企业理论和国际化阶段理论,将企业年龄分解为国际化能力和国际化动力,研究其对国际化倾向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及国际化战略、宏观和微观因素对其的调节作用;(3)在动态能力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企业初始国际化年龄对后期国际化速度,国际化绩效和国际化生存的“烙印”作用,并挖掘这些作用随时间的演变规律以及宏、微观因素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将国际化研究从传统的要素研究转变为过程研究;分析随年龄而变化的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网络对国际化战略及其后期发展的影响,丰富和完善了相关理论;并为实践提供了决策参考。
本研究主要在新兴经济体的背景下,以时间为主线,对企业的国际化行为进行研究。首先,结合国际商业理论、创业理论等,构建了“时间—行为—绩效”模式下的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分析框架。在这一框架下,本项目首先研究了企业年龄对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影响作用。通过总结天生国际化理论和国际化阶段理论,将企业年龄分解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强的国际化能力和随年龄增长而消退的国际化动力两部分。在这两个作用的共同影响下,本项目发现企业国际化倾向、初始国际化年龄都与企业年龄之间存在非线性U型关系。而这一关系还受到企业规模、外商直接投资密度、国际化企业密度以及企业所有制调节作用的影响。这些研究对理解企业特质和外部环境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随后,本文研究了国际化过程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影响,主要研究市场距离、市场规模是否会影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市场进入次序。通过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倾向于先进入市场规模较大的市场,但地理距离和制度距离降低了中国企业在进入次序上对大市场的偏好;随着投资次数的增加,制度距离对市场规模与进入次序的调节作用不再显著,但是地理距离的调节作用却被加强;在2007年之前中国企业倾向于先进入市场规模较大、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较为丰富的市场,但市场距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在2007年之后战略资源对市场进入次序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反而降低了市场的进入优先级,地理距离和制度距离也在这期间表现出显著的调节作用。最后,本项目还对外资企业集聚的时间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外资企业的集聚对内资企业的绩效产生了显著的提升作用。但是这一作用会受到集聚的时间、集聚的节奏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考虑到外资企业的竞争效应和挤出效应,随着外资企业集聚时间的增加,正向溢出效应反而会变小;而外资企业越不规律的集聚也同样会减弱集聚的正向溢出效应。此外,本文还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制度,自贸区等一系列议题上进行了拓展研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时间序列分析与机器学习方法在预测肺结核发病趋势中的应用
学术型创业企业发展路径探讨
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 —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加速国际化: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的拓展与检验
企业国际化发展比较研究
基于关系网络的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能力培育与路径选择研究
企业国际化能力跃迁机制与路径:基于知识导向与制度距离视角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