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建立空气孢粉站,采用库尔花粉仪,定期、连续采集空气中孢粉样品,同时收集气象资料,进行孢粉分析,获得北京地区全年空气中植物孢粉的组成、浓度的周变化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孢粉随气流的散播与沉降等资料,定性、定量地说明季风气候有利于草本植物花粉的迁移、沉积而不利于某些乔木材料花粉的传播、沉积,并说明一些蕨类植物孢子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有的传播距离至少达500Km。研究资料可应用于孢粉分析中古地理、古气候重建,此外,研究空气中小麦花粉浓度与小麦产量的对应关系,应用于农作物产量预报,预报图式的精确度达到97%以上。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以镇巴县幅为例
中国东部空气孢粉散播规律
北京地区机动车尾气排放规律及对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
南海北部现代孢粉传播过程观测:沉积物捕获器和气溶胶的孢粉研究
拉萨-冈底斯地块白垩系孢粉植物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