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研究通塞脉微丸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87340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文红梅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批准年份:2008
结题年份:2011
起止时间:2009-01-01 - 201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狄留庆,陆益红,李玲娟,王爱云,赵晓莉,徐智勇,熊海伟
关键词:
作用机制代谢组学缺血性中风通塞脉微丸
结项摘要

缺血性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病因病机复杂,而中药治疗作用是"多成分、多靶点"的整体药效表现,但往往缺乏有效的研究方法加以证明。代谢组学作为一种系统生物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整体研究的新方法,已被用于药理和毒理等研究,但对缺血性中风的作用研究尚未见报道。.本项目结合色质联用检测技术和化学计量学分析技术,选择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有效中药通塞脉微丸,对正常动物组、模型动物组和药物治疗组等的与缺血性中风相应的体液和组织(血液、脑组织和脑脊液)进行代谢组学研究,分析复方对代谢网络的干预及相应的生物标记物,同时进行病理观察、生化指标等检测,探讨代谢组变化与药理效应之间的关系,相互补充,相互佐证,从整体上分析阐明通塞脉微丸对缺血性脑中风动物的作用机制,为中药的药效作用整体评价及作用机制的探讨提供新的方法。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4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5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文红梅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体内动态效应融合生物信息学研究脑脉通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物质基础

批准号:8127406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王淑美
学科分类:H3203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益气活血中药(灯盏生脉方)干预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代谢组学研究

批准号:8110276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谢媛媛
学科分类:H3203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代谢组学的补肾固齿丸治疗牙周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141062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丁一
学科分类:H1504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4

基于“肠-脑”轴的化痰通腑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77420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萍
学科分类:H3105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