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9476021)提出的污垢智能监测理论而自主开发的智能污垢热阻在线监测系统,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表面能对污垢诱导期的影响;确定污垢诱导期与表面能的定量关系;并进而探索不同表面能的材料表面上污垢形成机制及用可测参数表示的污垢特性的模型。试图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筛选出一种经济适用、可延长污垢诱导期的表面(或涂层),这样可更准确地设计换热器,尽可能减小污垢带来的投资、运行和维护费用的增加。换热设备是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设备之一。但调查表明,95%以上的换热设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垢问题。发达国家污垢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0.25%。按此比例,2004年我国由于污垢造成的损失约为341亿元人民币。如本研究成果的推广可将污垢损失减小1%,则每年可以直接获得经济效益3亿元人民币。且对节水和环保作出很大的间接贡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家畜圈舍粪尿表层酸化对氨气排放的影响
固溶时效深冷复合处理对ZCuAl_(10)Fe_3Mn_2合金微观组织和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铁酸锌的制备及光催化作用研究现状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基于多参数检测的微生物污垢诱导期及影响因素研究
新型低表面能材料延长固相沉积诱导期的研究
含阻垢剂冷却水在换热表面污垢生成机理研究
改性换热表面微生物污垢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