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甲基化异常是恶性肿瘤发生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大肠癌从腺瘤到恶变过程中,相关癌基因甲基化异常起着重要的作用。本项目采用1,2-DMH和食原性ASA相结合的方法诱导大鼠结肠癌,以口服的方式,在实验性大鼠结肠癌形成的不同时期进行中药治疗,观察癌发生早期,腺瘤启动基因APC基因表达的变化,包括突变及甲基化发生的比率;癌发生中期中药治疗对甲基转移酶表达的影响;癌发生中后期甲基转移酶表达及抑制剂5-aza-CdR对其表达的影响。甲基化模式与肿瘤的异质性有密切的关系,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与优势,在治疗组中加入反左金复方的对照组,尝试着研究中医药不同治则对甲基化机制及相关基因的影响。这对从表遗传学角度阐述中药抑癌作用的机理有一定的意义,这也为今后从染色体完整性方面研究中药抑癌机理奠定一定的基础和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加味左金丸(连黛片)对大肠癌端粒酶及其相关基因hTERT表型遗传影响的研究
左金丸通过调制肿瘤特异代谢抑肝癌和转移及机制研究
APC基因突变背景下结肠腺瘤癌变的炎症信号网络研究及调控机制
PRL-3 基因促进APC(min/+)小鼠结直肠腺瘤癌变及转移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