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是续断的传统产区之一,具有丰富的野生资源,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增加,资源锐减,种植续断逐渐成为地方政府实施农村脱贫致富、改善农业产业结构的重点项目。但由于缺乏对续断种质资源的系统研究,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不仅不能缓解市场供求状况,而且打击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影响了续断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要实现贵州续断种植的产业化,急需开展对续断种质资源的系统评价研究。.本项目运用分子生物学、植物形态学、化学成分分析、中药资源生态学的技术和手段开展续断种质多样性的系统评价,揭示续断优良种质的基因型和表型特征,探讨基因和环境因素对续断药材品质形成机制的影响。目的是为科学合理地指导续断的良种选育实践,为促进续断种植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贵州是川续断药材的主要产区之一,也因拥有多个以川续断作为原料的生产企业,为续断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对川续断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评价研究,探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对续断药材品质形成机制的影响。本课题通过系统开展种质资源评价研究工作,取得如下结果:1)以川续断皂苷成分及其指纹图谱作为药材品质评价的指标,在系统分析西南地区川续断药材的分布区域与质量特征的基础上,明确了贵州、四川高海拔地区药材品质较好。野生如贵州威宁、盘县、雷山等地区,栽培如四川盐源等区域。2)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对于广布于复杂生境的野生续断而言,遗传变异居群内大于居群间,这是续断植物需要足够的个体差异方以利于种群的稳定,个体间不断适应生存环境导致的结果,提示在制定川续断遗传资源的保育策略时,首先对那些分化变异较大的川续断居群进行种质资源的重点保护和合理利用。3)围绕药材品质与环境生态因子重要性的地理arcGIC软件分析结果证明,生境适宜度和川续断皂苷Ⅵ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明确了海拔因子是影响川续断皂苷类成分积累的关键因素,海拔1000米左右的区域是续断生长发育的适宜生境区,1800米以上海拔使川续断皂苷类次生代谢成分积累增加,是较为合适的种植栽培区域。4)综合遗传、生态、品质的相关性表明,地理位置(海拔)是川续断居群遗传多样性较高的影响因素,而地理隔离(小生境)是造成居群内遗传变异增加的另一因素。本课题的实施对于指导续断优秀种源的筛选、合理有效地实施人工栽培,促进续断种植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苗药红禾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药材品质形成机制
种质资源在中药材品质形成中的作用与调控
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多样性及果实品质评价研究
基于关联分析的川续断种质资源产量和品质性状道地性形成机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