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移5以上类星体的观测发现和多波段性质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11533001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320.00
负责人:吴学兵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然,江林华,董晓怡,王飞格,杨锦怡,杨倩,王澍,吴晋
关键词:
黑洞多波段光谱类星体高红移
结项摘要

The study on high redshift quasars not only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physics on their high luminosity, multi-wavelength radiation, black hole accretion and jet process, but also can provide us an important probe on the large scale structure, inter-galactic medium and cosmological constants. However, there are relatively little studies on quasars with redshifts beyond 5..We will study the selection criteria for quasars with redshifts beyond 5 based on recently updated optical and near-infrared photometric survey data. Using two 2-meter size telescopes in China and several 2-8m telescopes outside China, we will discover many new quasars with redshifts beyond 5 from the optical spectroscopic observations. With the multi-wavelength international facilities we will carry out follow-up observations on these new quasars at z>5 and mak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studying their black hole masses, dust emissions, host galaxies and star formations. Based on the accurate luminosity function and black hole mass function obtained from a relatively complete sample of quasars at z>5, we will study the accretion process, black hole growth and the possible evolutions of quasars and IGM from redshift 7 to redshift 5.

对高红移类星体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与其高光度、多波段辐射相关的超大质量黑洞吸积和喷流的物理过程,而且能为我们提供重要的探针来研究遥远宇宙的大尺度结构、星系际介质和宇宙学参数。但目前对红移5以上之间的类星体的研究还很缺乏。本项目将基于最新的光学和红外巡天的测光数据提出并不断完善有效选取红移5以上类星体的选源判据,并利用我国2米级望远镜以及国外2-8米望远镜的光谱观测,证认发现一批红移5以上的类星体。通过利用国外多波段天文设备对红移5以上类星体样本进行的后续观测,在高红移类星体黑洞质量、尘埃辐射、寄主星系、恒星形成等重要课题的研究上取得较大进展。利用较完备的样本获得红移5 以上类星体的较准确的光度函数、黑洞质量函数并研究其吸积过程、黑洞增长历史和类星体与星系际介质从红移7到5的可能演化。

项目摘要

红移5以上的高红移类星体是探索早期宇宙和宇宙再电离的重要探针,但因其距离遥远且因与恒星颜色相近而难以发现,导致样本数量很小,严重制约了对宇宙早期物理特性的理解。本项目计划在以下四个方面开展研究:1) 红移5以上类星体的选源判据;2)红移5以上类星体候选体的光谱证认; 3)红移5以上类星体的后续多波段观测; 4)红移5以上类星体光度函数的研究。至今所有四个方面的研究计划均已顺利完成,无未完成内容。 共发表标注论文60余篇,50余篇在国际一流刊物发表。.本项目原定研究目标为:1) 基于最新光学和红外巡天数据提出有效选取红移5以上类星体的选源判据;
2) 利用我国2米望远镜以及国外5-8米望远镜的光谱证认发现一批红移5以上类星体; 3) 通过利用多波段设备对红移5以上类星体样本进行的后续观测在高红移类星体黑洞 质量、尘埃辐射、恒星形成等特性的研究上取得进展;
4) 利用较完备样本获得红移5以上类星体的光度函数并研究其吸积过程和黑洞增长历史。 至今我们已顺利达成以上研究目标。基于我们提出的高红移类星体选源判据,在对红移5、5.5、6、6.5左右类星体的光谱证认中发现了200多个高红移类星体,并对其中一些开展了毫米波、射电等多波段后续观测研究。获得了红移5以上和6左右类星体样本亮端的光度函数,得出了类星体对宇宙再电离贡献的估计,这些类星体还不足以为宇宙再电离末期提供足够的电离光子。此外,我们还在与项目研究计划相关的LAMOST类星体巡天(最高红移~5)、红移5以上高红移星系及原初星系团等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2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3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4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DOI:10.3964/j.issn.1000-0593(2022)09-2956-07
发表时间:2022
5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DOI:10.3969/j.issn.1008-0805.2022.07.18
发表时间:2022

吴学兵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0473001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033001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4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11373008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173001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高红移类星体的观测和理论研究

批准号:10978019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谢照华
学科分类:A1404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2

高红移射电类星体的VLBI观测研究

批准号:U1731103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曹洪敏
学科分类:A3301
资助金额:42.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3

高红移热尘埃遮蔽星系的多波段观测研究

批准号:11773020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范璐璐
学科分类:A1403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Blazars和微类星体的多波段观测与研究

批准号:10878011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张有宏
学科分类:A1404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