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我国人群缺铁问题十分严重,主要原因之一是粮食作物中铁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低。通过生物强化的方法是提高禾谷类作物籽粒中铁含量最长久、最稳定、最安全和最经济的途径之一。本项目首先分析我国小麦核心种质库籽粒铁含量,并从遗传背景、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然后用典型材料进行如下两方面的研究:(1)研究与植物铁营养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如铁吸收、活化(PS分泌量)和运输(木质部和韧皮部中PS、有机酸、NA的含量)等,确定与籽粒铁累积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进一步阐明其可能的生理机制;(2)用抑制消减杂交(SSH)的方法,寻找与小麦籽粒铁累积有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对可能与铁吸收、运输等有关的基因进行鉴定,确定其在籽粒铁累积中的作用,从而阐明其可能的分子机制。这一研究结果不仅为籽粒铁营养的研究提供候选基因,同时为高铁籽粒小麦的培育和改善人类铁营养状况奠定坚实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水稻液泡铁外排通路与籽粒铁含量关系的研究
小麦类胡萝卜素代谢调控机制研究及其高含量新种质创制
唐菖蒲籽球形态发生及其生理机制的研究
人工合成小麦籽粒高硒含量控制基因的QTL定位及遗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