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严重合并症之一就是癌变。我们和近来的研究发现散发性结肠癌癌变过程中重要的Wnt途径同样在UC癌变过程中发挥作用,只是UC癌变过程中激活Wnt途径的相关机制尚不清楚。在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UC中的各种炎症因子取代APC等基因突变激活Wnt途径,导致肿瘤发生这一假设,本课题拟:1.选用APC野生型结肠癌HT116细胞株和Hela细胞株,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EMSA、ChIP、RNAi等方法,观察TNF-a和IL-6通过NF-kB/Stat3/MAPK/PI-3K相关通路抑制GSK-3β活性,增加β-catenin蛋白表达,激活Wnt途径的可能机制;2.在已改良建立的AOM/DSS小鼠溃结癌变模型中给予控制炎症、抑制TNF-a和NF-kB等干预措施,观察抑制癌变发生的相关机制;3.结合临床病例验证上述结果。本课题有助于筛选UC癌变的相关预测指标和治疗靶点。
研究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相关结直肠癌是UC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癌变机制与散发性结直肠癌有所不同。有研究表明Wnt途径在UC癌变过程中同样起重要作用,但其激活并不是由于APC基因、K-ras基因等突变所致,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UC中的各种炎症因子取代APC等基因突变激活Wnt途径,导致肿瘤发生这一假设。.研究内容:1. 选用APC野生型结肠癌HT116细胞株和正常结肠细胞CCD 841 CoN细胞株,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EMSA、ChIP、RNAi等方法,观察TNF-a和IL-6通过NF-kB/Stat3/MAPK/PI-3K相关通路抑制GSK-3β活性,增加β-catenin蛋白表达,激活Wnt途径的可能机制;2.在已改良建立的AOM/DSS小鼠溃结癌变模型中,给予5-氨基水杨酸、TNF-α单克隆抗体和NF-kB反义寡聚核苷酸等干预措施,观察抑制UC癌变发生的相关机制;3.结合临床病例验证上述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 细胞因子IL-6或TNF-α作用于HCT116细胞,分别通过PI3K信号通路或PI3K、MAPK信号通路上调β-catenin的表达,部分抑制GSK3β活性,导致β-catenin表达上升,升高的β-catenin蛋白进入细胞核,与TCF4结合形成转录复合物,上调Wnt途径。本研究表明炎性细胞因子可能通过相关的信号通路作用,激活Wnt途径。该过程与散发性结肠癌的癌变机制不同,为溃疡性结肠炎可能的癌变机制提供了依据。2. AOM/DSS小鼠溃结癌变模型中,给予NF-κB反义寡聚核苷酸可以降低AOM/DSS小鼠肿瘤的瘤负荷(P<0.05),而给予5-氨基水杨酸、TNF-α单克隆抗体对AOM/DSS小鼠肿瘤的形成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体外实验中,细胞因子IL-6、TNF-α通过PI3K信号通路或PI3K、MAPK信号通路上调β-catenin的表达,上调Wnt途径;体内实验中也证实,抑制NF-κB表达可以抑制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的肿瘤形成。.本研究的科学意义:体内体外研究均表明了炎性因子可能通过相关的信号通路作用,激活Wnt途径。该过程与散发性结直肠癌癌变机制不同,为溃疡性结肠炎可能的癌变机制提供了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The Role of Osteokines in Sarcopenia: Therapeutic Direction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Mechanical vibration mitigates the decrease of bone quantity and bone quality of leptin receptor-deficient db/db mice by promoting bone formation and inhibiting bone resorption.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益生菌通过促炎症因子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维持溃疡性结肠炎缓解的机制研究
Citron调控Wnt/β-catenin通路促进结肠癌恶变进程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Trop2激活β-catenin通过Wnt信号通路促进胃癌EMT和侵袭转移
α6-integrin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途径促进膀胱癌干细胞侵袭转移中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