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内补燃增推的热力循环性能与燃烧机理的关键技术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07606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6.00
负责人:唐豪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勇,黄玥,刘寅立,程本林,李明,莫妲
关键词:
涡轮通道内燃烧凹腔稳焰超紧凑涡轮级间燃烧周向燃烧热力循环
结项摘要

利用增加涡轮通道内的燃气温度,在理论上是可以改善热力循环性能,达到增推提效的目的;但由于涡轮通道内燃烧流场处在跨声速高加速短距离流动状态下,给燃料掺混和火焰稳定带来了相当的困难;而高速凹腔稳焰技术具有对强化掺混、稳定火焰提高燃烧性能的突出优越性,因此本项目提出了一种基于涡轮内补燃增推循环并耦合凹腔稳焰技术:在涡轮通道内采用燃烧环,以凹腔供油切向补气构成流场主动控制模式的周向燃烧流动,改善掺混效果和延长燃烧滞留时间,建立涡轮内三凹结构的径向稳焰-周向燃烧-轴向流动的构想,实施高效燃烧的新概念与补燃加力增推方法,从而实现既提高燃气涡轮性能又提高推重比的目的。本项目拟解决的主要关键技术有:热力循环性能模型、超紧凑组织燃烧与流动机理。

项目摘要

完成了涡轮燃烧的系统框图定义与研究方案的研究与总结工作。开展了涡轮内补燃循环发动机热力性能分析模型与计算方法的研究,以及OOP模块程序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对涡轮内补燃循环发动机热力性能分析核心程序进行软件化集成,编写出一款热力性能分析软件。设计了涡轮内补燃室的燃烧环及叶片的结构,同时研究了三凹结构流场特性与三区梯度燃烧的机理;详细探索了燃烧环及叶片结构对燃烧的影响。进行了涡轮内燃烧射流涡流方案的燃烧机理研究,提出了强化火焰稳定和促进掺混的二次流双效主动控制原理。得出结论是涡轮内增燃技术具有提高传统涡轮发动机总体性能的潜在优势,是未来航空发动机高效增推的可实现性技术方向,对涡轮燃气轮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4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5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唐豪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亚燃,超燃双重燃烧机理研究

批准号:59086443
批准年份:1990
负责人:马继华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4.3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2

涡轮叶片的光内送粉变光斑高效增材制造方法及机理研究

批准号:51405319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朱刚贤
学科分类:E050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涡轮级间燃烧室供油系统内的气液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批准号:1100212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邢菲
学科分类:A090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柯恩达效应在燃机涡轮中作用机理的研究

批准号:50876023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宋彦萍
学科分类:E0602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