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并唑类聚合物是由芳杂环构成的高度共轭高分子,而碳纳米管则是由片状石墨烯卷成的纳米粒子,具有石墨的优良特性(如耐热、耐腐蚀、传热和导电性好等)和特殊的电磁吸波性能。将两者进行复合,可以在保持聚苯并唑类聚合物基体高性能的同时,还能拓展其在吸波材料领域的应用,为发展结构-隐身性能一体化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本申请拟通过选择合适的碳纳米管,首先对其进行有效的官能化处理,然后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预复合体,再经双螺杆反应挤出和液晶纺丝技术制备碳纳米管/聚苯唑类聚合物复合纤维。研究碳纳米管官能化和复合方法对复合体结构、力学性能与电磁性能的影响,从而获得高性能聚苯并唑类聚合物功能化的规律;同时运用分子模拟的方法进一步解释和证实所得的实验结果,为获得碳纳米管/聚苯并唑类聚合物复合材料隐身功能建立理论基础。
聚亚苯基苯并二噁唑(PBO)聚合物是由芳杂环构成的高分子,而碳纳米管具有石墨的优良特性和特殊的电磁吸波性能。将两者进行复合,可在保持PBO聚合物基体高性能同时,拓展其在吸波材料领域应用。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1. 通过对碳纳米管进行填充改性,研究填充前后的电磁性能和吸波性能。填充改性后的Fe2O3-MWNTs的磁性能相对于多壁碳纳米管(MWNTs)有显著提高。2. 制备系列碳纳米管含量不同的MWNTs/PBO复合材料,研究填充改性对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O/Fe2O3-MWNTs相较于PBO和PBO/MWNTs具有更好磁性能,更好地吸收微波。随着Fe2O3-MWNTs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表现出增强趋势。3. 采用原位聚合复合法制备不同MWNTs含量的PBO/MWNTs复合材料。随着碳纳米管的加入,PBO的耐热性能有一定提高。PBO与MWNTs之间形成了分子内光致电子转移体系,随π电子离域程度增加,分子共轭程度提高,发生分子内能量转移。4. 对MWNTs进行酸化处理,引入一定数量的羧基功能基团,制备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均得到增强的PBO/MWNTs-COOH复合材料。5. 采用原位聚合复合法制备聚(2,5-苯并噁唑) (ABPBO)/ MWNTs复合材料。验证了活化后的MWNT能均匀地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随着MWNTs含量的提高,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同时引起了电子的长程离域,使得极化程度提高,其介电常数也随之增大。6. 通过两步法制备6FPBO/MWNTs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进行研究。证明了碳纳米管和聚合物基体是通过化学作用连接在一起的。随着MWNT含量的提高,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7.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PBO/MWNTs-COOH复合体系。确定了PBO中的O原子因其电负性不足而无法以形成氢键,仅N原子具备成氢键的能力。论证了PBO中N原子和羧基碳管H原子可以接近到形成氢键的距离范围,从而改善碳管的分散性。研究成果2011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21篇,其中发表在包括《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和和《Polymer》等高水平学术期刊SCI收录论文14篇。研究成果已申请6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已授权2项,公开3项)。已培养毕业研究生5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高性能PBO纤维的老化机理与防老化研究
基于纳/微米杂化结构的高性能结构功能复合材料研究
基于石墨烯量子点/PBO纤维的高性能新型碳纤维研究
基于电磁带隙结构的高性能隐身天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