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求职意愿缺失是近年出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这种消极倾向不仅会对个体的职业发展、社会适应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对国家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构成潜在威胁。本项目基于自我调节的视角,探讨如何针对低年级大学生进行求职意愿缺失的预警以及如何进行预防性干预。具体如下:研究一拟建立求职意愿的心理预测模型,以探讨求职意愿缺失发生的心理机制,从而为研究二、三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二基于心理预测模型且运用心理测量与统计有关原理及技术,建构求职意愿缺失的心理预警体系,并通过追踪研究对其有效性进行检验,从而为低年级高危群体的预警及筛查提供依据;研究三基于心理预测模型及预警体系且结合自我调节有关理论及研究,建构针对高危群体的心理干预方案,并以准实验设计检验该方案的有效性。本项目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职业适应等热点社会问题提供了心理学的切入点及应对方案,为有关政府部门及机构的决策、管理与引导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高校毕业生人数历年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求职意愿缺失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这种消极倾向不仅对个体的职业发展、社会适应、身心健康等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对劳动力市场的繁荣、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等构成潜在的威胁。本项目基于自我调节的视角,揭示了大学生求职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建立了低年级大学生求职意愿缺失的预警体系,探讨了针对高危个体进行的预防性干预对其未来求职行为的影响。总体来说,我们基本完成了项目申请时拟定的三项研究。研究一探讨了自我调节与社会比较及行为表现、情绪修复、人际适应等的关系,建立了自我调节等变量对于求职行为的预测模型,揭示了求职意愿缺失发生的心理机制,为研究二、三提供了理论依据。具体来说,研究一揭示了可以有效预测求职行为的自我调节等变量,如掌握目标、促进聚焦、运动模式、社会支持、专业、学校等;发现了求职效能在自我调节变量与求职行为之间的中介者角色,以及社会支持在自我调节变量与求职行为之间的调节者角色。研究二基于研究一所获得的回归方程,以及有关大四毕业生求职行为的常模数据,运用心理测量与心理统计有关原理及技术,建构了低年级大学生求职意愿缺失的心理预警体系。该系统可通过在低年级大学生中施测与有效预测变量相关的问卷而计算其求职行为的理论预测值,然后将该理论预测值与研究一所获常模进行对照或在同年级大学生中进行对照,即可推知他们在进入大四之后发生求职意愿缺失的危险等级,比如高度危险、中度危险、临界、安全等,从而为低年级高危群体的预警及筛查提供了依据。研究三基于研究一的心理预测模型及研究二的预警体系,在大三学生中筛选了部分高危个体,将他们随机分配至实验组和控制组,并对实验组进行了时间跨度为6个月的自我调节团体干预,准实验研究表明,与控制组相比,实验组被试在干预结束时其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提高,且在进入大四求职阶段时其求职行为及求职效能均有显著提高,求职结果也有一定提高。总之,研究三表明,被试在大三时接受的预防性团体干预对其在大四时的求职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项目基于自我调节的视角,利用心理测量和统计学原理及技术,从影响机制、预警体系、预先干预等不同侧面,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职业适应等热点社会问题提供了来自于心理学的切入点及应对方案。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女性自我客体化的机制与干预研究:心理期望视角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效应分析的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研究
生命权视角下癌症晚期患者临终意愿依从性指标评估体系及管理模型构建
慢性环境风险下行为改变的心理机制及助推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