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search on the Lake Status Data Base in the Quaternary scienc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patial pattern of lake-status,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tools to validate the palaeoclimate modelling simulations. However, the early-version of the Late Quaternary Chinese Lake Status Data Base (CLSDB V1.0) was lack of data (only 42 sites involved), and the adequate spatial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refore, this project aims to re-construct the Late Quaternary Chinese Lake Status Data Base (CLSDB V2.0) using large sources and archives of lake geological data published in recent decade. It is estimated that over 80-90 lake sites would be involved in the CLSDB V2.0, which will provide the benchmark of continental east Asia palaeoclimate and palaeoenvironment dataset in the late Quaternary. Meanwhile, the spatial data analysis from the CLSDB V2.0 and the quantitative reconstruction of the precipitation from multi-lake sites will help to make comparison study of data-modelling simulations in continental China, and to validate the state-of-art palaeoclimate modelling simulations. This project will improve the research on the Lake Status Data Base, and better serve for the dynamic palaeoclimatology.
古湖泊数据库的建设以及古湖泊水量空间变化的集成研究,是第四纪研究领域对古气候模拟进行验证的有效手段之一。早期的中国晚第四纪古湖泊数据库由于版本偏老,数据空间分析与定量研究不够,导致对古气候模拟验证能力不足。本项研究拟立足于中国近年来丰富的湖泊第四纪地质证据,选择覆盖我国不同气候区的湖泊点80-90个,重建空间系统化的中国晚第四纪古湖泊数据库,用来系统分析中国不同区域古湖泊水量与古环境演变过程,作为对比、验证和评价东亚季风区古气候模拟的基准;同时针对我国空间古湖泊数据与古气候模拟结合的薄弱环节,开展古湖泊数据库的空间数据分析,并定量重建中国多个湖泊流域不同特征时期古降水量,尝试恢复不同特征时期古气候降水的空间分布格局,以提供东亚区域大陆空间尺度上的基础性资料,提升古湖泊数据库验证古气候模拟的能力,为更好开展与古大气环流相关的古气候动力学机制研究服务。
新版古湖泊数据库的建设以及古湖泊水量空间变化的集成研究,可为系统分析中国区域晚第四纪以来地表有效湿度变化的空间格局提供数据基础。项目围绕晚第四纪以来中国不同区域湖泊水位历史变化,根据计划任务书要求,主要开展了三方面研究工作:(1)中国晚第四纪古湖泊数据库建设与数据集成。通过收集和整理晚第四纪以来湖泊的相对湖水深度或湖面高度变化的记录,按照国际古湖泊数据库标准,建立中国晚第四纪古湖泊数据库;(2)古湖泊数据空间分析与古气候参数定性及定量研究;(3)根据特征时期(全新世大暖期)古湖泊面积和古湖泊水位、古湖泊(流域)参数之间的关系,结合现代湖泊环境演变,重建了大暖期中国古湖泊面积。项目取得如下成果:(1)在第一版数据库基础上,编撰完成湖泊点数目更多(89个)、分布更广且资料更丰富的“中国古湖泊数据库第二版”;(2)通过新版数据库中更多古湖泊数据产生的水量记录以及古降水的定量恢复,进行了湖泊地质资料的综合集成研究,进而分析了空间上的有效降水变化特征和相应的古大气环流状况,为系统开展古湖泊资料与古气候模拟的对比研究提供可能;(3)大暖期时我国湖泊总面积约为206207.8 km2,约是现在湖泊面积的2.5倍。其中以青藏高原湖区面积最大,为88453.7 km2,其次为东部平原湖区(65907.3 km2)和蒙新湖区(41141.8 km2)。从湖泊面积变化来看,蒙新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大暖期时湖泊面积较现代变化较大,均约是现代湖泊面积的3倍;青藏高原湖区及东北山地与平原湖区大暖期湖泊面积均约为现代湖泊面积的2倍左右。项目研究成果共发表论文8篇,编写专著一部,培养研究生3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中国晚第四纪湖泊水量变化和气候模拟比较研究
松辽盆地科松1井晚白垩世高精度古湖泊沉积旋回记录及其古构造、古气候意义研究
青藏高原湖泊古微生物对古气候和古环境条件变化的响应
地下水补给型湖泊晚第四纪演变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群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