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袋蛾性信息素第二组分鉴定与两组分的合成工艺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87203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29.00
负责人:赵博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批准年份:2008
结题年份:2011
起止时间:2009-01-01 - 201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石发,巨云为,陈小平,刘秀华
关键词:
合成鉴定林间试验大袋蛾性信息素
结项摘要

大袋蛾是我国多种林木的重要食叶害虫。从上世纪80年在林业部科研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我们首次发现鳞翅目昆虫大袋蛾通过胸部腺体产生和释放性信息素、并在性信息素生测、腺体超微结构、释放性信息素的生理机理、雄虫触角的超微结构方面取得成果、建立了风洞系统,发明了利用大袋蛾信息素传播病毒的方法(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我们与加拿大专家合作分离、鉴定了大袋蛾雌虫性信息素的一个主要成分,也证明在大袋蛾性信息素中还存在第二组分。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申请本项目,以完成大袋蛾性信息素第二组分的分离、鉴定及合成,进行林间试验确定其结构及信息素的组分间最佳比例,从而完全解析其性信息素化学。并且改进第一组分的合成方法,建立大袋蛾性信息素的生产工艺,以便大量合成信息素,为实际应用大袋蛾信息素进行测报和防治奠定理论和物质基础,也为其他昆虫信息素的鉴定和应用提供借鉴。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3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4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5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赵博光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9570590
批准年份:1995
资助金额:8.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030110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0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39670613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430580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14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39170641
批准年份:1991
资助金额:3.4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170776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全组分和沙棘活性物质鉴定及作用

批准号:30670296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张钟宁
学科分类:C0405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黄野螟性信息素组分鉴定与信号传导

批准号:31270692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温秀军
学科分类:C1609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槐小卷蛾全组分性信息素系统与应用基础研究

批准号:29772034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孟宪佐
学科分类:B0706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榆木蠹蛾性信息素的鉴定与仿生化学合成研究

批准号:31070581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张金桐
学科分类:C1609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