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膳食中不同种类脂肪酸的摄入及构成比例(SFA:MUFA:PUFA、n-6/n-3 PUFA构成比)对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关于人群膳食脂肪酸摄入水平及其构成比的适宜推荐值却一直存在争议。我国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饮食文化与饮食习惯,而国内有关少数民族膳食脂肪酸摄入与慢性病的关系研究鲜有文献报道。本课题选择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普米族和傣族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获得2种少数民族总膳食脂肪酸摄入现状及其差异和慢性病患病率及其差异的基础数据;明确其影响因素;建立总膳食脂肪酸摄入水平及其构成与相关慢性病指标的关系;提出人群膳食脂肪酸构成比推荐值的修订和完善的科学依据。为少数民族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膳食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项目对提高我国少数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膳食中不同种类脂肪酸的摄入及构成比例对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本课题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普米族和傣族总膳食脂肪酸摄入现状及其差异和慢性病患病率及其差异的基础数据;明确其影响因素;建立了总膳食脂肪酸摄入水平及其构成与相关慢性病指标的关系;提出人群膳食脂肪酸构成比推荐值的修订和完善的科学依据。为少数民族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膳食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本研究以云南傣族、普米族为研究对象,调查傣族406人,其中男性160人,占39.4%,女性246人,占60.6%。傣族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21.5%,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50.5%,高血压患病率23.4%,DM患病率15.8%,肥胖患病率8.1%,均超过2002年全国患病率水平。傣族存在饮食结构不合理,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而脂肪摄入过多,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或缺乏,S:M:P和n-6:n-3不合理。调查普米族376人,其中男性132人(35.1%),女性244人(64.9%)。普米族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8.0%,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19.1%,高血压患病率15.4%,DM患病率4.0%,肥胖患病率8.3%。普米族居民的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高于2002年全国成人水平,血脂异常的类型主要表现为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型。糖尿病患病率、空腹血糖受损率、超重患病率、肥胖患病率均高于2002年全国成人水平,均低于2010年全国成人水平。高血压患病率低于2002年全国成人水平。普米族居民的膳食脂肪酸摄入构成和饮食结构不合理。. 本研究首次采用3种膳食调查方法,包括3d 24h膳食回顾法、食物频率法和化学分析法,结合个人基本情况、医学体检等进行评价。对云南傣族、普米族膳食与NCD关系进行系统全方位研究尚属首次。本研究采用双份饭样法收集2种民族混合膳食,应用化学分析法对调查人群一日混合膳食中与慢性病相关的各种脂肪酸的摄入量进行测定,确定膳食脂肪酸与慢性病的相关性,目前尚未见到相关研究。. 项目实施3年来,培养2名研究生获硕士学位;晋升教授1人;获昆明市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发表论文6篇,其中CSCD期刊2篇,科技核心期刊4篇;3位本科生撰写本课题相关内容的论文获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作品竞赛全国三等奖1项、省级学术论文二等奖1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高光谱图谱融合检测羊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老年人生活与行为方式潜类别法分析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能量平衡状态下膳食脂肪摄入与肥胖等慢性病关系研究
总N-亚硝基化合物的膳食摄入与尿中排出关系的研究
云南4种独有民族膳食FA、Visfatin、A-FABP水平和PPARγ2基因Pro12Ala、C161→T多态性与慢性病关系研究
膳食脂肪摄入及营养相关慢性疾病与经济变迁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