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N5A基因编码心肌细胞钠通道的α亚基,该基因的改变与一类具有遗传倾向容易导致猝死的心脏病有关。microRNA是一种小分子的非编码RNA,近年来发现其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调控作用,但目前还没有microRNA参与SCN5A基因转录后调控的研究报道。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中国汉族人SCN5A基因C6995T与Brugada综合征密切相关,并影响SCN5A基因转录后的调控。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该碱基位点区域与hsa-miR192和has-miR215作用的序列重叠,以上述发现为基础,本项目拟从SCN5A基因转录后调控模式入手,通过报告基因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的变化来验证SCN5A3'非编码区是否存在microRNA作用的靶序列;膜片钳技术检测microRNA作用前后钠电流变化;western blot研究其对钠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为研究SCN5A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SCN5A是编码心脏钠离子通道Nav1.5蛋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因,SCN5A基因的突变会导致包括房颤在内的多种心律失常的发生。MicroRNAs是一类非编码小RNAs,主要通过抑制蛋白的转录和翻译来影响多种蛋白的表达水平。目前的研究表明,miRNAs参与多种的疾病的发生机制,然而,miRNAs对SCN5A的影响目前未见报道。本课题中,我们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预测到miR-192-5p与SCN5A 3’UTR区域有结合位点,我们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确定了miR-192-5p可以与SCN5A 3’UTR区域结合并影响其表达。进一步,我们通过荧光定量PCR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证明,miR-192-5p可以显著降低SCN5A的转录和翻译水平。为了研究miR-192-5p对心脏电生理活动的影响,我们进行了膜片钳实验,实验结果显示,miR-192-5p可以显著降低心脏钠通道电流强度。并且,对AF病人的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而言,AF病人中的miR-192-5p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CN5A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以上的研究结果说明,miR-192-5p可以通过与SCN5A基因3’UTR区域结合,一直SCN5A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水平,进而影响心脏的钠电流强度,影响AF的发生和发展。上述结果表明miR-192-5p在Nav1.5的转录后调控起着重要作用,为由SCN5A基因引起的心律失常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Protective effect of Schisandra chinensis lignans on hypoxia-induced PC12 cells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Ag2CO3/Bi2O2CO3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microRNA介导LCRG1基因转录后调控及其机制研究
microRNA对黄牛和水牛朊病毒基因转录后调控机制的研究
microRNA介导的转录后调控在神经发育中的细胞分子机制
TGF-beta/Smads通路中RBM4参与的转录和转录后水平的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