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黄土样品进行富集培养,磁场下移接培养证明黄土部面中确实存在趋磁细菌(MB)。据透射电镜观察MB在黄土层分布少,单菌呈弧形戴磁小体2个,MB在古土壤层分布多,单菌呈螺旋形戴磁小体15个以上。经X射线能谱测定磁小体主要成分是Fe和Co。经色质谱分析MB具有很高的16:O 18:O脂肪酸。与海洋湖沼MB相比,磁小体个数少排列不整齐,反映了陆地与水域环境的差异,黄土与古土壤发育期气候的差异。该项研究已园满完成原设计要求,其成果属国际首例,在技术和方法上达国际先进水平。两篇论文已分别被科学通报和地球化学接受。在课题执行中培养两名硕士生。趋磁菌的磁小体合成方式,它在黄土剖面中气候转换函数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植物抗坏血酸合成与抗逆性的代谢工程调控
植物二倍半萜生物合成途径与调控研究
内质网胁迫相关转录因子HUG5的生物学功能、调控机理以及与植物抗逆性的关系
微生物合成植物源神经酸的代谢途径组装与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