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蓄热式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的传热传质及电学性能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50618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马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汪远昊,张伟龙,宋驁天,蒋宇
关键词: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相变材料传热传质光伏建筑一体化优化
结项摘要

Currently, a key challenge of crystalline silicon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is that only 10-15% of incident solar energy can be converted to electricity, while the majority of the remaining part is transformed into heat, which may induce the working temperature of the PV panels up to 100 ºC and further reduce the PV conversion efficiency by 0.4-0.65%/ºC. The emerging technology that attaches phase change materials (PCMs) at the back of a PV panel is a promising method to cool down PV panel and increase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However, littl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to utilize the thermal energy stored in the PCMs for serving the buildings. This research proposal aims to develop a novel hybrid 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s (BIPV) cladding with PCM, called BIPV-PCM system. This system can achieve higher PV conversion efficiency and utilize the thermal energy stored in PCMs for building concerned, such as hot water, space heating and other in-house drying processing. This project will develop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and the model of PV power generation, based on the law of conservation of energy in the hybrid system. The conversion process between solar energy, electricity and heat will be studied, and the exergy efficiency of incident solar radiation will be calculated. The prototype of the novel BIPV-PCM system will be developed and tested in our lab to validat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目前,广泛应用的晶硅光伏组件只能转换一小部分入射的太阳能(10-15%),其中大部分转换为热能,使组件的温度升高,从而输出特性受到影响导致功率明显下降。将相变材料(PCM)置于组件背面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降温方式,但已有的研究只针对PCM给光伏板降温,对如何回收利用PCM中蓄存的热量研究甚少。此项目以提高组件的光电效率和余热再利用为目标,提出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与相变材料相结合的集成系统,通过PCM冷却太阳电池达到提高光电效率的目的,同时回收蓄存的低温热量用于采暖或生产生活热水,形成太阳能梯级利用和电热联产的创新性思路。本项目拟结合传热学与电学的研究方法,对BIPV-PCM电热联产系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建立热电数学模型,分析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光-电-热的转换过程,研究内部温度分布、动态传热传质过程和组件的电力输出性能。计算系统的可用能效率,分析热电输出耦合性能,并进行优化及实验验证。

项目摘要

现有的晶硅光伏组件只能转换一小部分入射的太阳能(10-15%),其中大部分转换为热能,使组件的温度升高,从而输出特性受到影响导致功率明显下降,因此控制光伏组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对于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围绕使用相变材料控制光伏组件表面温度的设计思路,针对“相变蓄热式光伏建筑一体化集成系统(BIPV-PCM)研究中存在的光热电综合物理模型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数值模拟方法单一且无法进行长时间模拟的难点和缺少实验系统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的现状”三个研究瓶颈,基于固液两相传热传质理论,建立了BIPV-PCM系统的光热电耦合数学物理模型,导出了BIPV-PCM光热电三系统的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应用了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系统的微观瞬时温度场和流场进行模拟,观察了在实验室条件下系统发电效率变化趋势以及其与系统动态温度分布间的联系;基于热阻模型理论和有限差分方法,针对BIPV-PCM系统,提出了具有长期动态模拟能力的一维热阻数值模拟模型,采用MATLAB数学编程语言,构建了热阻模型数值模拟流程,分析了在月和年时间跨度下BIPV-PCM系统的动态与综合表现,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对系统性能进行了对比,提出了系统性能提升的进一步优化建议;构建了新型BIPV-PCM和BIPV-PCM-T组件设计方案和原型,搭建了实验系统数据监测平台,对相变材料热物理性能进行了严密的测试,采用自主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对实验系统在实际气候下的动态表现进行了实时监测,分析了系统实际表现结果并将其与数值模型进行了交互验证,确立了项目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和精确度;完成了BIPV-PCM的经济性分析,明确了系统的成本与收益曲线,指出了系统的技术经济改进方向以及利用相变材料蓄存的潜热作为工业或家庭供热热源的潜能。综上,本课题发展了相变蓄热式光伏建筑一体化集成系统的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了新型BIPV-PCM组件设计原型和实验,为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此项目的资助下,发表SCI论文6篇,EI论文3篇,会议论文6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还有2篇论文在审。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3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4

自流式空气除尘系统管道中过饱和度分布特征

自流式空气除尘系统管道中过饱和度分布特征

DOI:10.11817/j.issn.1672-7207.2021.12.006
发表时间:2021
5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正余弦优化算法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正余弦优化算法

DOI:
发表时间:2019

马涛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500502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501038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705129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67130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871546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0703008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103089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U1738121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54.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81673929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00341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60051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905178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30322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907203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170296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008075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71841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378006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000561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87816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1102131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18.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87104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蓄热器内高压闪蒸传热传质机理研究

批准号:5140907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晓明
学科分类:E11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微通道相变蓄热式PV-Trombe墙光伏光热耦合特性及对室内热环境影响研究

批准号:51908174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胡中停
学科分类:E08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组装式日光温室热环境及主动蓄热系统耦合传热机理研究

批准号:5156800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宋明军
学科分类:E0803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太阳能空气式相变蓄热的建筑集成新风系统冬季热利用基础研究

批准号:5170836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黄凯良
学科分类:E080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