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皮酚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平滑肌细胞相互作用下信号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7309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3.00
负责人:戴敏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廖圣宝,程晓昱,尹登科,颜贵明,宣自华,张蕾,李磊,王月琴,杨驰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丹皮酚动脉粥样硬化信号分子
结项摘要

毒邪致病论是中医对动脉粥样硬化(AS)病机认识,与AS发病机制的炎症学说相吻合,但鲜有科学依据印证;高脂、高糖、感染等各种致病因素下,炎性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VEC)与平滑肌细胞(SMC)相互作用引起信号分子及其转导通路的改变、诱导SMC增殖是AS发生发展关键,也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本项目以已结题国家自然基金研究为基础,以AS致病的毒邪本质正是引发炎症反应因素为切入点,建立家兔AS模型和VEC-SMC体外共培养体系,探讨AS病理状态下,清热解毒中药丹皮酚(Pae)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糖(GS)、细菌脂多糖(LPS)刺激VEC-SMC共培养体系表达信号分子的调控特点,以及Pae调节VEC趋化、粘附功能和SMC迁移、增殖功能的分子机制;从细胞信号转导水平明确AS毒邪致病的关键信号分子及其信号通路;揭示"AS从毒论治"的科学内涵;亦为筛选清热解毒中药抗AS的作用靶点提供新思路。

项目摘要

目的:探讨在高脂(ox-LDL)、高糖(GS)、感染(LPS)等因素刺激下,血管内皮细胞(VEC)与平滑肌细胞(SMC)相互作用引起信号分子及其转导通路的改变并诱导SMC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Transwell小室建立SMC和VEC共培养体系, ox-LDL、GS、LPS与大鼠VEC共孵育复制损伤模型;MTT法测定VEC存活率;孟加拉玫瑰红活细胞染色法测定MC与VEC的黏附值;流式细胞仪检测游离[Ca2+]及SMC增殖与凋亡率;ELISA试剂盒检测ET-1、IL-1β、TNF-α、IP3、DAG水平;免疫组化检测PDGF-B、PCNA、VEGF、ICAM-1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 VEGF、PI3K、AKT、P-AKT、IκB、p-IκB、p-P65、Ras、Raf、P-Raf、ERK1/2、P-ERK1/2、p-PKC等蛋白表达。结果:1. Pae(30,60,120μM)对ox-LDL(50 mg•L-1)损伤的VEC粘附功能及其所诱导的SMC增殖和迁移有抑制作用。Pae抑制SMC表达PCNA;下调VEC分泌PDGF、VEGF、TNF-α、ET-1;抑制PI3K、AKT的磷酸化水平及IP3、DAG、游离[Ca2+]及PKC、PLC活性,从而调控SMC的增殖功能。2. Pae(30,60,120 μM)提高高糖(35.5 mM)损伤的VEC存活率并降低VEC膜通透性。Pae通过降低VEC分泌VEGF、PDGF;抑制Ras、ERK等激酶的活化,抑制VSMC信号通路Ras-Raf-ERK1/2的激活,达到抑制VSMC增殖作用。3. Pae(30,60,120μM)对LPS(100 ng•ml-1) 致VEC损伤有保护作用;Pae抑制VEC分泌IL-1β、TNF-α并抑制p38MAPK通路和PI3K/AKT/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而实现对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Pae有效保护由ox-LDL、GS、LPS损伤的VEC;降低VEC与单核细胞粘附;对由内皮损伤诱导的SMC增殖、迁移和PCNA蛋白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机制是:抑制VEC合成和释放促炎因子和生长因子;从不同位点阻断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Ras-Raf-ERK1/2信号通路的转导及IP3/DG通路对下游信号分子的调控。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2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16
3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4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5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戴敏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274134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7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772748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500149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773937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660160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73386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丹皮酚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胞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

批准号:30772748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戴敏
学科分类:H3209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血管平滑肌细胞自噬机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影响及丹皮酚干预作用

批准号:8147338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戴敏
学科分类:H3209
资助金额:7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胞microRNAs表达谱特征及丹皮酚干预作用研究

批准号:8127413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戴敏
学科分类:H3209
资助金额:7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单核细胞外泌体中miRNA-223的调控探讨丹皮酚抗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机制

批准号:81773937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戴敏
学科分类:H3209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