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管束植物在干旱荒漠地区的萌发和定居对脆弱生境的生物生产力和植被动态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广泛分布于干旱区,由苔藓、藻类、地衣等隐花植物和微生物菌类等为主体组成的生物土壤结皮能够改变土壤环境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区域景观过程、水文和生态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对维管束植物的萌发、定居、生存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成为近年来国际生态学界关注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多数报道来自于旱区荒漠与热带荒漠,而涉及温带荒漠区的相关研究报道很少。本项目以腾格里沙漠南缘50年代固定的沙丘上发育的结皮为例,利用多年连续样地观测和温室实验,研究结皮对该区两种优势一年生植物的种子雨分布、土壤种子捕获量(entrapment)、种子萌发密度和幼苗的存活率及生物量的影响,以探讨生物土壤结皮在地表的覆盖与维管束植物萌发和定居的关系及其作用的生态学机理,为旱地管理和植被建设与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生物土壤结皮对荒漠昆虫多样性的影响
腾格里沙漠生物土壤结皮中固氮与氨氧化微生物驱动的氮积累机制研究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格状沙丘的动力学过程与沉积组构解析
腾格里沙漠南缘树轮记录的气候变化及其与周边地区沙漠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