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57119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5.00
负责人:张扬建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朱军涛,田莉,黄珂,刘瑶杰
关键词: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生产力气候变化格局碳利用效率
结项摘要

The carbon use efficiency (CUE or NPP/GPP) is a key parameter of ecosystem carbon cycling, which determines the ecosystem capacity of converting photosynthetic products into net productivity (i.e. capacity of carbon fixation). Many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tudies assumed that CUE is a constant parameter regardless of environment and ecosystem types. Recently, the assumption has been intensively challenged. The related studies have been barely conducted on the alpine grassland ecosystems. In this study, we will select three typical alpine grassland ecosystems under varying environment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and composed of distinct species. The three ecosystems lie in HaiBei, Dangxiong and Naqu, respectively. The response of NPP, GPP and NPP/GPP to climate change will be explored using field measured NPP and GPP. In the meantime, the traits of NPP/GPP of the alpine grassland ecosystem will be compared with other grassland ecosystem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are to reveal the mechanisms behind the response of NPP/GPP to climate change,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ecosystem productivity models, and minimize the ecosystem productivity modeling uncertainty for the alpine ecosystem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consequently to provide theoretic basis for predicting response of alpine grassland ecosystem to climatic changes.

碳利用效率(CUE或NPP/GPP)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植物将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转化成净生产力的能力(即植被固碳能力)。以往的很多研究都假设CUE是不随环境和生态系统类型改变的固定常数。而近些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CUE是固定常数的假设存在较大的争议,但在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中的相关研究还鲜见报道。本研究在青藏高原沿海拔梯度选择三个有着不同水、热和物种组成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分别位于海北、当雄和那曲。通过对NPP和GPP的精细测量,探讨NPP和GPP及NPP/G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同时比较高寒草地NPP/GPP与全球其它草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旨在揭示CUE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特征及其机理,进而为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模型在青藏高原草地的模拟精度提供机理支持,降低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CUE特征的不确定性,也为预测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碳利用效率(CUE或NPP/GPP)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植物将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转化成净生产力的能力(即植被固碳能力)。以往的很多研究都假设CUE是不随环境和生态系统类型改变的固定常数。而近些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CUE是固定常数的假设存在较大的争议,但在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中的相关研究还鲜见报道。本项目首先基于那曲、当雄和海北3个典型高寒生态系统的碳通量数据及实验观测数据详实的阐明了GPP对生物和非生物响应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在不同时间尺度对CUE组分调控的异质性;实地观测结合CASA模型生成了高寒草地2001-2015年NPP数据集,并分析不同草地类型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气候变化因子响应的差异性。其次,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分析MODIS数据集2000-2015年CUE在高寒生态系统时空变异特征,发现从2000-2015年CUE整体呈现降低趋势,同时本项目整合青藏高原10个OTC增温实验点的数据以及TRENDY模型数据计算CUEe(NEP/GPP),点实验和整合结果分析发现CUEe与温度表现出显著的先平稳下降后显著降低的非线性响应趋势,TRENDY模型数据同样发现CUEe和温度的负相关关系,主要是增温显著改变了CUEe组分关系以及CUEe对梯度增温中的土壤湿度和植被盖度的非线性响应。最后,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我们比较分析那曲、当雄和海北三个典型高寒生态系统的CUEe发现生长季的季节动态存在明显差异,并且不同环境因子对其调控程度也存在差异;整合全球不同植被类型的CUE并结合MODIS数据计算出的CUE分析发现,不论整个全球尺度还是典型生态系统中(草地和森林),CUE均是随着土壤营养的降低而降低,并且研究进一步发现高寒生态系统中的CUE明显高于全球其他生态的CUE。研究结果揭示了CUE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特征及其机理,进而为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模型在青藏高原草地的模拟精度提供机理支持,降低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CUE特征的不确定性,也为预测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张扬建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及其服务价值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批准号:31170460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高清竹
学科分类:C0308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生长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模拟研究

批准号:4157110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沈妙根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时频域分析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下冻土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

批准号:4160107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高思如
学科分类:D0106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批准号:4127122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杨燕
学科分类:D0714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