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疆盆地地处我国内陆极端干旱荒漠区,是典型的沙漠绿洲农业。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已严重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劣质水资源丰富,有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的潜力,开展劣质水灌溉在特色林果业上的基础性研究将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通过探讨不同盐胁迫程度的果树根区土壤有机碳、氮的组分变化及其运移特征,以及在逆境条件下,荒漠土壤中对有机碳、氮素起激励作用的分解性酶的抗逆活性及其胁迫性养分亏缺诱发果树生理生态响应过程,揭示果树根区土壤有机碳、氮的运移、演变、循环过程,阐明果园土壤生态环境与劣质水灌溉之间的互变关系,建立劣质水灌溉量、矿化度与果树施肥量之间的数值关系,为极端干旱荒漠绿洲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土壤生态学的前期理论基础。
本课题主要开展了劣质水灌溉的果树根区土壤有机碳、氮素的组分变化及其运移特征研究及逆境胁迫作用对果树根区土壤中分解性酶的抗逆活性及其果树生理调节机制等的研究 。结果表明,①.采用劣质水灌溉后,土壤表层0-10cm盐分值较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盐分值逐渐降低,在10-20cm土层出现较为明显的脱盐现象,在20-40cm土层内,土壤盐分值呈显著增大趋势,表现出了盐分在湿润锋的边缘积聚的特性。②.为了充分利用土壤有机碳,在枣树发芽期、花期,应降低劣质水矿化度,采用氮磷钾肥+有机肥混施的施肥措施。在枣树挂果期,应适度增加灌水定额同时采用采用氮磷钾肥+有机肥混施的施肥措施。在果实成熟期,应适度降低劣质水矿化度,增加灌水定额。③.劣质水灌溉后土壤碱解氮含量值在枣树发芽期初期相对较低,到了花期,土壤中的碱解氮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增幅明显,在枣树挂果期,土壤中碱解氮的含量达到了整个生育期的最大值,随后在枣树挂果期-果实成熟期,土壤中碱解氮含量降幅较为明显。④.劣质水滴灌后土壤硝态氮含量值在枣树发芽期和果实成熟期,土壤硝态氮含量相对较高,而在枣树花期和挂果期,土壤硝态氮含量相对较低。在挂果期-果实成熟期,土壤硝态氮含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升高现象。⑤.土壤脲酶活性含量在枣树发芽期至花期,土壤中蛋白酶活性值均呈现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在花期达到极值,在枣树挂果期土壤蛋白酶活性值降低较为明显,并处于整个生育期内的极小值。随后在果实成熟期出现小幅升高,但升幅较小。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劣质水灌水定额与矿化度。⑥.劣质水灌水定额越大,枣树光和速率值越高。劣质水矿化度值越大对枣树光和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抑制作用越限显著,其值也越小。⑦.劣质水灌水定额与施肥措施对红枣总糖值、红枣酸度的影响较为明显,劣质水矿化度对红枣VC含量值、还原糖含量的影响较为明显,影响红枣还原糖含量的关键因素是劣质水矿化度。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分根交替滴灌施肥下根区土壤水氮时空变化规律及对番茄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交替根区滴灌施肥(氮)对蔬菜生长以及氮素利用与迁移的影响
膜下滴灌对农田水碳氮耦合循环的影响机理与模拟
研究缺水对果树氮、碳吸收和分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