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FeSi2是能够实现热能和电能互相转换的热电及光电材料且能够在500℃以上的高温区工作,如用于汽车发动机余热及尾气的废热发电,可为汽车提供辅助电源,缓解日趋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然而该材料的制备较为困难。最近的研究表明,自蔓延合成工艺可制备该材料,但必须先进行数小时的高能球磨,不能凸显自蔓延合成工艺的优势。本项目计划①对Fe-Si粉末压坯进行燃烧波淬熄实验,借助各种表征手段了解不同淬熄区域的物相及形貌特征,认识其自蔓延反应机理;②在掌握Fe-Si自蔓延合成过程的基础上,调整助燃剂添加量来促成自蔓延工艺合成出α-Fe2Si5,该合成产物呈高活性、亚稳的非平衡结构,随后采用热处理工艺可促其转变为β-FeSi2,总结出制备β-FeSi2的最佳工艺参数,实现自蔓延结合热处理高效、快速、便捷地制备β-FeSi2的研究目标;③研究掺杂Cu、Co、B、Al和不同硅含量对β-FeSi2产率的影响。
项目以能够实现热能和电能互相转换的热电材料β-FeSi2为研究对象,采用工艺简单、节能、瞬间完成反应过程的自蔓延合成工艺研究Fe-Si间反应以制备该材料。燃烧波淬熄实验发现,当Fe、Si和KNO3混合粉末压坯被点燃,燃烧波迅速在试样中传播,KNO3分解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使得熔点相对较低的Si先熔化并在试样中蔓流,同时细小的Fe粉向熔融的Si中溶解、扩散。熔融的Si和Fe充分接触,随着液态扩散的不断进行,浓度达到饱和时,就会有Fe-Si共晶颗粒析出。这种先由Fe与Si熔体的扩散反应而引发的共晶胚核的形成和长大符合溶解-扩散-析出机制。自蔓延合成工艺研究发现,KNO3能够诱导铁硅金属化合物的生成,不同掺量的KNO3所对应的自蔓延合成产物呈现不同的相组织,随着KNO3掺量的逐步增大,合成产物中α-Fe2Si5的量也同步增大,掺量在40%的时候,自蔓延合成产物中,α-Fe2Si5相明显提高,伴有ε-FeSi存在,但始终没有β-FeSi2生成。为促成α-Fe2Si5向β-FeSi2的转变,对自蔓延合成产物随即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实验表明,不同掺量KNO3的Fe-Si自蔓延合成产物在真空退火炉中,经过880℃、2h的退火处理,可使α-FeSi2全部转变为β-FeSi2,但仍有ε-FeSi存在。KNO3的掺量在整个工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影响合成产物α-Fe2Si5的含量,同时间接影响着热处理后β-FeSi2相的含量。元素掺杂实验表明,单元素掺杂能够有效地提高自蔓延合成产物中α-Fe2Si5相的含量,但仍有杂相ε-FeSi存在,甚至在经过热处理之后杂相ε-FeSi依然存在;而Mn、Cu元素双掺杂经自蔓延合成可制备出单相的α-Fe2Si5,能够消除ε-FeSi杂相,这为后续经热处理将α-Fe2Si5相完全转变为单相β-FeSi2奠定了基础。.本项目共计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10篇,均为期刊论文且由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撰写。其中,EI已收录5篇,有2篇为已录用论文,亦为EI源刊,有待收录,还有核心期刊论文1篇。此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项目资助期间共计培养毕业研究生8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采用深度学习的铣刀磨损状态预测模型
瞬态波位移场计算方法在相控阵声场模拟中的实验验证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线粒体自噬的调控分子在不同病生理 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材料自蔓延高温合成中无气体燃烧机理研究
自蔓延高温合成焊接异种新型结构材料的基础研究
可控自蔓延高温合成Sialon粉末及其烧结机理研究
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处理放射性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