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区是一个具有特殊系统含义的地理区域,本身具有独特的系统过渡性和生态脆弱性的特征。近20多年来,在大规模能源资源开发和工业园区建设的强烈干扰下该地区土地沙漠化迅速扩展,对土地资源安全及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项目以陕北农牧交错区为典型案例,基于定位观测、"3S"技术与数理模拟,将界面系统理论与方法引入土地退化机制和过程研究。深入开展农牧交错区发展问题剖析、环境辩识及复杂结构分析;揭示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共同驱动下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功能转换机理、推移规律及生态效应;阐明生态脆弱区土地退化的动力机制与时空格局,重点研究大规模能源开发、园区建设对区域土地退化的影响机理;提出退化土地恢复整治技术与调控措施,以及实现可持续能源开发、人地关系协调和保障生态安全的优化途径,为促进国家能源基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良性循环,提供基础理论和科学决策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正余弦优化算法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北方农牧交错生态系统退化评价与农牧结构优化研究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对草地碳循环的影响研究
农牧交错带农牧户土地利用选择机制研究
内蒙古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环境响应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