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课题对高压麻粒岩及伴生的下地壳岩石组合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并取得进展。(1)通过大量详尽的矿物组成电子探针分析,应用矿物物温压计和TWQ热力学平衡计算,确认高压麻粒岩变质条件700-800℃kb,并进一步揭示了变质反应关系。(2)系统的野外调查发现,高压麻粒岩包体的构造透镜体主要分布在一条地壳规模的复杂逆冲构造带,命名为桑干构造带,它具有陆内拆离逆冲褶皱带的性质,是华北克拉通构造体制由全活性状态向局部的和线性的活动状态过渡的代表。(3)综合高压麻粒岩的分布、变质岩石学资料和变质岩石的地质关系,初步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克拉通型下地壳剖面。(4)从高压麻粒岩下地壳岩石组合的特征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华北晚太古代陆壳生长演化的特殊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污染土壤高压旋喷修复药剂迁移透明土试验及数值模拟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登封杂岩变基性-超基性岩成因及大地构造意义
华北太古宙麻粒岩相带构造成因机制及碰撞板块研究
华北克拉通赞皇地区新太古代绿帘岩成因及大地构造意义
华北克拉通北缘太古代麻粒岩相区演化序列与构造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