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酸性环境和人为酸性环境中有毒金属在pH3左右发生自然钝化的现象入手,在对氧化亚铁硫杆菌诱发成矿的施氏矿物Schwertmannite和化学合成的施氏矿物在结构、表面特性等方面的差异分析的基础上,阐明生物成因的施氏矿物形成影响因素、施氏矿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稳定性、相转变程度与影响因子和影响机制;揭示生物成因矿物在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对地下水As吸持的作用大小、作用机制和吸持As后的稳定性;获得以生物成因施氏矿物为主要吸附材料来进行地下水除As的关键参数(包括再生)并探求其在工程应用上的可能性,为我国地下水除砷提供一个新材料和新工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酸性矿山废水环境中富Cd/Pb施氏矿物电沉积调控机制研究
酸性矿山废水中施氏矿物的矿物学特性及其对As(V)和Cr(VI)的富集机制
钙镁离子对酸性煤矿废水中次生铁矿物形成的影响机制及其环境意义
砷污染土壤微生物氧化-生物成因施氏矿物钝化协同修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