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伏"曾是导致小麦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20世纪60-80年代通过小麦茎秆矮化育种,"倒伏"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然而,近年来在小麦超高产育种和栽培实践中,由于群体数量增多,茎秆机械强度减弱;经济系数提高,茎秆承受的压力增大,因此,小麦面临倒伏的危险性更大,"倒伏"又成为小麦超高产栽培的重要限制因子。本项目拟以不同年代我国栽培的当家品种和现在北京地区广泛栽培的小麦品种为材料,应用细胞学、植物化学和植物力学等综合分析手段,结合FTIR、X-射线能谱仪和显微化学技术,对小麦茎秆直径、髓腔、维管束数量和面积、各类组织的比例、茎秆木质化程度、细胞壁中微纤丝排列方向、细胞壁主要成分含量等进行研究。通过综合分析上述各项参数与小麦茎秆倔服力之间的相关性, 找出影响小麦茎秆倔服力的主量因子,为小麦超高产生产中选育抗倒伏品种提供重要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黏性土中静压沉桩贯入力学机制室内试验研究
甘肃、青海地区小麦条锈菌监测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基于群体茎秆临界弯矩的小麦抗倒伏风速预测理论模型
玉米茎秆细胞壁形成及冠菌素调控茎秆抗倒伏机理的研究
玉米杂交组合茎秆抗倒伏的生理机制研究
海岛棉茎秆茸毛性状的遗传与基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