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LRPK1类受体激酶介导的PTI免疫应答在马铃薯晚疫病抗性中的作用机理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7160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8.00
负责人:田振东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敏,杜娟,何钦,李竟才,王静,邵芳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病原相关分子模式植物免疫应答StLRPK1
结项摘要

植物先天免疫系统主要由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激发的PTI和效应蛋白激发的ETI两个免疫反应组成。PTI是植物抵御病原微生物的重要机制,具有广谱持久的特点。晚疫病是马铃薯的毁灭性病害,由于病原菌进化速度快,主效R基因控制的垂直抗性不断被克服,培育具有持久抗性品种的要求迫切,而持久抗性机理尚不清楚。前期研究中我们在马铃薯中克隆到可能在PTI 中作为模式识别受体(PRRs)的关键类受体激酶基因StLRPK1,在烟草中超量表达能够显著提高对多个晚疫病菌小种的抗性。本研究以这个基因为突破口,系统解析其功能,从PAMPs激发的PTI免疫应答入手,筛选鉴定与StLRPK1识别的病菌PAMPs 以及PTI免疫应答信号传导节点的基因,在马铃薯中初步建立PAMPs介导的晚疫病抗性免疫应答调控网络,探索PTI在马铃薯晚疫病广谱抗性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培育广谱、持久的马铃薯抗病新品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项目摘要

由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激发的植物 PTI 是植物抵御病原微生物的重要机制,PTI 抗性是植物的基础抗性,基础抗性一般具有广谱持久的特点。晚疫病是马铃薯的毁灭性病害,主效 R 基因控制的垂直抗性不断被快速进化病原菌克服,培育具有持久抗性品种的要求十分迫切,而持久抗性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系统研究了马铃薯类受体激酶基因 StLRPK1 在晚疫病抗性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信号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在马铃薯中超量表达能够提高马铃薯对多种晚疫病小种抗性提高,而干涉株系晚疫病抗性显著下降。超量表达马铃薯转基因株系叶片接种点活性氧和胼胝质的积累、伴随着病程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超量表转基因本氏烟中 PTI 抗性标志基因 Acre31 和 Pti5 上调表达,印证了StLRPK1 超量表达能够有效激发马铃薯和本氏烟的基础免疫反应(PTI);StLRPK1 信号通路研究表明,StLRPK1 通过丝裂原激酶级联信号传导途径来实现。超量表达 StLRPK1 基因的本氏烟中激酶信号下游转录因子 NbWRKY8 没有显著变化,而受其调控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 a 还原酶基因 HMGR2 和苹果酸酶基因 NADP-ME 显著上调的表达。HMGR 被认为是萜类化合物次生代谢植保素合成的关键酶,NADP-ME 则参与木质素的合成。在本烟中这一过程是通过MAP3K—MEK2—SIPK/NTF4/WIPK—WRKY8—HMGR2/NADP-ME激酶级联信号传导途径来实现。利用 VIGS 技术在超量表达StLRPK1 的本氏烟中沉默 SIPK 会导致晚疫病抗性在一定程度上下降,进一步确认 StLRPK1 通过激酶级联信号传导诱发抗性,同时 StLRPK1 很可能调控其他激酶信号通路。酵母杂交和黄色荧光互补研究显示,StLRPK1 与 PTI 免疫应答关键因子 StSERK3/ BAK1蛋白互作,同时还有可能与另外一个马铃薯类受体激酶 StLRK1 互作。3者可能形成复合体参与PTI 免疫应答,本研究已证实 StLRPK1 通过 MPK 激酶信号传导途径激发基础防卫反应,从而提高马铃薯和本氏烟草的抗性。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控马铃薯 PTI 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马铃薯对多种晚疫病的抗性,在马铃薯晚疫病抗性育种中可以考虑同时和 R 基因抗性一起加以应用,从而提高晚疫病抗性的广谱和持久性。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DOI:10.19650/j.cnki.cjsi.J2007019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E3泛素连接酶StPUB17及其靶标在马铃薯晚疫病抗病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机制

批准号:3147155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田振东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类受体胞质激酶亚家族VII在植物先天免疫中的作用

批准号:3157025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刘俊
学科分类:C0205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水稻类受体激酶基因SBRR1调控水稻纹枯病抗性的作用机理研究

批准号:31701057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冯志明
学科分类:C060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水稻类受体蛋白激酶抗病基因介导的免疫途径研究

批准号:30730007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朱立煌
学科分类:C0205
资助金额:17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