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慢性马兜铃酸肾病(chronic 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 CAAN)已成为世界问题之一。CAAN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寡细胞性肾间质纤维化,表现为"亚急性"或"快速进展性"肾功能损害,即使停药后均呈不可逆性进展,往往在数月或数年内发展为肾间质纤维化。如何用药物干预肾间质纤维化以控制其发展,是控制CAAN发展的关键。然而至今无高效低毒的药物用于CAAN的治疗。本项目拟完成:1.猪苓及有效成分麦角甾酮对CAAN治疗作用;2.从分子机制上探索猪苓或麦角甾酮对肾组织中TGF-β1、CTGF、PAI-1、TIMP-1及ColI蛋白质表达的影响;3.在猪苓和麦角甾酮对CAAN作用机理清楚的前提下,从中药配伍的角度研究含马兜铃酸的中药用于利尿时与猪苓配伍能否达到增效减毒的效果。本项目的完成将为CAAN治疗及含马兜铃酸中药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项目完成了猪苓的有效成分麦角甾酮对CAAN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血清和尿液的生化指标显示CAAN组大鼠BUN、Scr、尿酸、钙、磷和尿蛋白显著升高,增加的尿的钾和钠及降低氯意味着CAAN大鼠电解质代谢的紊乱,证明AA诱导慢性肾损伤特征。麦角甾酮治疗组生化指标明显下降,结果证明麦角甾酮对AA诱导大鼠CAAN有较好治疗作用。.基于UPLC-MS/MSE的CAAN的血清代谢组学的生物标示物主要包括胆汁酸,磷脂,尿毒症毒素,花生四烯酸类,肌酐、尿酸等。尿液的代谢组学鉴定的生物标示物主要为精胺、苯乙酰甘氨酸、肌酐、柠檬酸、乌头酸、牛磺酸、延胡索酸存在于整个研究阶段。麦角甾酮对胆汁酸、磷脂、尿毒症毒素、脂肪酸等有着不同程度逆转作用,AA 上调CAAN大鼠蛋白TGF-β1、CTGF、PAI-1和TIMP-1在肾组织的表达,实验结果证明胆汁酸、磷脂、尿毒症毒素和脂肪酸的代谢异常与上调的等的表达相关。阐明了TGF-β1等蛋白与体内最终内源性小分子代谢产物之间的联系。这个研究进一步阐明了麦角甾酮治疗AA诱导的CAAN的生物化学作用机制。.取得成果:(1)基于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申请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国药学会-赛诺菲青年生物药物奖、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五届施维雅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第九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等。(2)在J Proteome Res、BBA-Gen Subjects、Plos One、ClinChim Acta、J Ethnopharmacol、Planta Med等本领域国际杂志发表SCI论文48篇,包括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2篇特邀综述、1篇编辑评论和29篇研究性SCI论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5.113。(3)兼任国际期刊J Nephrol Therapeut、Int J Therapeut Appl、J Pharmacol Drug Metab等10余个国际期刊的编委。(4)兼任国际期刊J Anal Methods Chem专刊编辑。(5)兼任Clin Chim Acta、Clin J Am Soc Nephrol、Dis Markers等20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6)主编出版专著两部;以第1发明人获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4次口头报告;(7)培养3名研究生。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炎症和巨噬细胞在马兜铃酸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肾小管有机阴离子转运子功能变化在马兜铃酸肾病易感机制中的作用
MeJA诱导双孢蘑菇中麦角甾醇积累的机制研究
小麦赤霉病菌中麦角甾醇合成调控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