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化进程中农田土壤粒径分布分异特征与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00117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桂东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发相,刘东伟,潘艳芳,苏永亮
关键词:
风蚀作用农田绿洲化土壤粒径分布(PSD)贡献率
结项摘要

绿洲化与荒漠化同为干旱区基本地理过程,揭示这些过程中土壤环境变异特点成为干旱区环境研究中的热点。项目旨在从绿洲化视角出发,取近50年来绿洲扩张进程明显、常年受风蚀影响严重的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为研究区,着重探讨绿洲化进程中农田这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下,与诸多土壤特性密切相关且能有效反映土壤侵蚀的土壤粒径分布(PSD)指标的变异特征与机理。在遥感影像分析及实地调查研究区绿洲化进程特点的前提下,基于试验田定位观测及农田大面积取样,利用目前土壤PSD研究中成熟的分形理论,系统分析绿洲化进程中农田土壤PSD的分异特征;同时通过排序算法在PSD研究中的工作基础及相关算法改进,定量研究人为及自然风蚀等因素对农田土壤PSD分异的贡献率,并结合农田土壤PSD的分异特征,全面阐明绿洲化进程中农田土壤PSD的分异机制。本项目在丰富干旱区绿洲土壤科学研究的同时,亦为绿洲农田合理开发利用及防止土壤侵蚀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基于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化进程加剧这一背景,重点探讨农田土壤粒径分布(PSD)物理特性在绿洲化进程中的分异特征及机制。依托策勒国家野外研究站,选取塔里木盆地南缘的策勒绿洲为典型研究区。基于研究站历史资料及博士期间工作基础,加之合理的实验设计与数据的顺利获取,使得本项目得到顺利执行,并在项目的前两年已经全部实现既定研究目标,并且基于此现状,申请人主动要求在项目执行最后一年增加研究内容,即在农田之外,探讨绿洲化进程中荒漠-绿洲交错带土壤PSD状况,及其如何影响土壤持水力变化进而影响到自然植被的恢复状况。该部分增加内容得到基金委的同意,并且也已经取得进展。三年的项目执行期间,无论既定的还是增加的研究目标,均通过研究获得出口,且所有研究成果在相关权威期刊上发表:SCI期刊发表论文3篇,EI期刊发表论文2篇,CSCD期刊发表论文7篇。所有论文均紧扣研究区绿洲化特征,以PSD为主线展开设定研究。因此本项目得到顺利及超额完成。.具体研究进展:1)通过TM遥感影像对塔里木盆地南缘诸绿洲在1977~2010年间的扩张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其面积由1.31×104km 增加到1.33×104km,其中农田面积显著增加了58%,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2000年后的时期,策勒绿洲也展现相同特征;2)基于策勒站长期观测农田土壤历史数据,建立土壤质量综合指标并与PS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SD能有效的表征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土壤环境状况,是绿洲化进程中反应土壤环境的有效因子;3)通过对策勒绿洲不同区域、不同利用年限农田1m深度内的土壤取样及PSD分析,基于传统的PSD分形算法,得出绿洲化进程中农田土壤PSD在1m深度内存在显著分异特征,但随着深度增加这种分异性减弱;4)结合农田空间位置、利用年限、常年主风向等因素,利用聚类分析初步定性得出农田空间位置(表征风蚀强度差异)与利用年限是土壤PSD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利用年限起主导作用;5)首次引入数量生态学的排序算法并定量分析空间位置及利用年限对PSD分异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利用年限在20cm土壤PSD分异上产生了67%贡献率,但随深度增加贡献率逐渐减弱,表明历史沉积因素是PSD分异主要原因;6)增加了研究内容,即对交错带自然植被在砍伐、火烧等不同处理下的PSD分异进行了研究,此外还对交错带深根植物根系层PSD分异情况及持水力情况进行研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桂东伟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471031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绿洲农田土壤盐碱斑特征、类型及形成机制研究

批准号:4126105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盛建东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雪被-农田土壤复合系统水热时空分异特征及互作效应研究

批准号:5127903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付强
学科分类:E0901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对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分异特征的影响

批准号:40971171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安韶山
学科分类:D0710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酸性农田土壤氨氧化古菌的生态位分异研究

批准号:4140129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韩成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