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工程对季冻区草炭土湿地的环境效应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57225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2.00
负责人:佴磊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吉林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牛建军,朱珊,吕岩,王勇,黄耀龙,李泽闯,王宏飞,汪之凡,罗贺文
关键词:
草炭土季冻区环境效应线路工程湿地
结项摘要

Turfy soil wetland of seasonal frozen reg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the survival of human society. Long term since, du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 line project, inevitably must pass through the turfy soil wetland, the integrity of geological, hydrological, turfy soil wetland vegetation were damaged to varying degrees, leading to the degradation of turfy soil wetlan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ine project, how to reduce the negative effect on the turfy soil wetland environment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urfy soil wetland environment propertie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ne project,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urfy soil wetland and line project. By these properties of soil, hydrology and vegetation, study on the effect mechanism of line project to wetland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engineering treatment measures, explore the environment effect of turfy soil wetland by line project. Research on how to make the permeable, consolidation characteristics, water holding capacity of the line project adapt to wetland original state phase. Study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line project construction of turfy soil wetland, explore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turfy soil wetl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line project stability,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safet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季冻区草炭土湿地是自然生态环境及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地质环境之一。长期以来由于人类线路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地要穿越草炭土湿地,使草炭土湿地的地质、水文、植被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从而导致草炭土湿地的退化。如何在修建线路工程时最大化的减小其对草炭土湿地环境的负面影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项研究将针对草炭土湿地的环境特征,结合线路工程建设的特点,研究穿越季冻区草炭土湿地的线路工程与草炭土湿地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土壤、水文、植被等方面研究线路工程对草炭土湿地环境的影响机制。针对不同工程处理措施,探讨线路工程对草炭土湿地环境的影响。研究如何使线路工程的渗透性、固结特性、持水性等方面与草炭土湿地原始状态相适应。研究草炭土湿地的线路工程建设理论与方法,探索线路工程的安全稳定与草炭土湿地的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实现工程安全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摘要

季冻区草炭湿地是由陆地系统、水体系统及植物系统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其具有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等多方面功能。然而,近年来,线路工程建设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大量新建公路、铁路、管道等线路工程不可避免地穿越草炭土湿地,从而导致草炭湿地面临诸多环境问题,如湿地面积下降、植被破坏、水质恶化、重金属污染等。因此,为保证线路工程建设与湿地环境的协调发展,对线路工程穿越草炭湿地进行环境效应研究势在必行。.本研究结合遥感、野外调查、室内实验等诸多手段从整体及局部入手分别进行线路工程对季冻区草炭湿地环境效应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从草炭湿地成因类型、分布规律以及遥感特性出发,建立了基于模糊评价与层次分析法的草炭湿地识别模型,从而获得了草炭湿地的时空演变规律;.(2)从线路工程对草炭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角度出发,获得了草炭湿地土壤理化因子及微生物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此外,从公路源重金属污染角度出发,获得了草炭湿地中公路源重金属的分布模型、影响范围、污染程度、吸附程度,并获得了其本底值;.(3)从线路工程对草炭湿地植物群落组成、结构分布出发,获得了草炭湿地主要植物种类及其群落分布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了5种不同路基处理方式下植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差异特征,并从草炭湿地主要植物对重金属的吸附特征出发,获得了草炭湿地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的动态特征及不同植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吸附程度;.(4)从线路工程对草炭湿地水环境的影响角度出发,获得了线路工程对草炭湿地水位、水温的影响特征。此外,从水化学及水质的角度,获得了线路工程对草炭湿地水化学及水质的影响指标及影响范围;.(5)建立了线路工程对草炭湿地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草炭湿地土壤环境、植物环境、水环境及综合环境分解建立了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以江源、龙泉及黄松甸草炭湿地为例探究了线路工程对其各方面的影响程度。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2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3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DOI:10.3969/j.issn.1002-0268.2020.03.007
发表时间:2020
4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4.003
发表时间:2021
5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DOI:10.19783/j.cnki.pspc.200521
发表时间:2021

佴磊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0772169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072086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172235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季冻区沼泽草炭土冻胀机理研究

批准号:4150227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吕岩
学科分类:D0705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季冻区沼泽草炭土特性的时间效应研究

批准号:40772169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佴磊
学科分类:D0705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季冻区沼泽草炭土结构特性及本构关系研究

批准号:4117223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佴磊
学科分类:D0705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季冻区路基土宏观力学行为与微观结构特征关系研究

批准号:5130825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王静
学科分类:E080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