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抽穗期是决定品种地区与季节适应性的重要农艺性状。前期研究中,我们检测到一个控制水稻抽穗期的QTL位点,并利用F2分离群体进行了图位克隆,最终证实OsHAP3H基因调控水稻抽穗期。本研究拟通过遗传背景一致、OsHAP3H基因差异的材料组合,如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和转基因株系,分析OsHAP3H基因的表达变异及其对抽穗期代谢途径中其他基因表达的影响,结合双、三突变体的构建揭示不同抽穗期相关基因之间的相互协同关系。从蛋白质水平上研究HAP3蛋白的互作因子,并寻找转录因子所调控的下游基因类型,探讨OsHAP3H基因调控抽穗期的作用机制,为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水稻的抽穗期是决定品种地区与季节适应性的重要农艺性状。本研究中我们对已知的抽穗期基因OsHAP3H展开了研究。OsHAP3H基因在不同的组织部位均有表达,尤其在根部。在长、短日照下该基因均呈现节律表达。长日照下,傍晚时分表达量最高,而在短日照下,表达高峰位于黑夜。OsHAP3H蛋白在细胞核中行使功能。比较Asominori和CSSL61中已知抽穗期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现,在长日照条件下,CSSL61中OsHAP3H基因的功能缺失将促进黎明时分Ehd1和Hd3a的表达,进而促进抽穗,短日照下则不然。OsHAP3H基因编码CCAAT-box binding 转录因子的亚基,与HAP2和HAP5型亚基形成三聚复合物共同行使功能。通过酵母文库的筛选、酵母双杂实验及双分子荧光互补,我们证实HAP5X与OsHAP3H存在互作,且可能与OsHAP3H共同调控抽穗期,因为它呈现与OsHAP3H相同的定位及表达模式,这一结果正利用HAP5X的RNA干扰及过表达转基因株系进行进一步核实。经分析,在Ehd2,Ehd1和Hd3a等基因的上游启动子区,均包含大量的CCAAT-box元件,猜测OsHAP3H所形成的HAP复合物可能直接调控Ehd2或Ehd1,这一结果正利用酵母单杂交试验证实。本研究初步探讨了OsHAP3H 基因调控抽穗期的作用机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且为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水稻温敏转绿突变体osv15的鉴定和遗传分析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参数L 系统的水稻根系生长可视化研究
水稻抽穗期关键基因LBVP(t)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水稻抽穗期新基因LHD4的图位克隆和功能鉴定
水稻LHD基因调节抽穗期的分子机理研究
水稻低温敏感抽穗期基因lts2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