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通过生理适应和基因突变来适应选择性环境压力,但长期以来细菌抗药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既成抗药性基因突变的分析,对抗药性产生的生理基础未予充分重视。本实验室观测到菌群在大接种量时,于抗生素杀菌浓度下,可形成仅经过有限的分裂的在显微镜下才可观察到的小规模的聚积体- - 微菌落(microcolony),一般为数微米直径,是新发现的特征性细菌表型。本项目选用标准菌株E.coli 25922 和S. aureus 25923在抗生素、温度、pH、饥饿、高渗透压等不同限制条件下,研究微菌落形成的普遍意义、形态学、代谢活性和再生能力,评价微菌落对药敏试验结果的影响。针对在恩诺沙星和庆大霉素作用下两种菌群形成的菌落、微菌落和初始敏感菌的菌落,通过显微观察、红外光谱、双向电泳检测和抗药性基因分析,比较其形态学、生理遗传特征差异,研究微菌落对细菌抗药性形成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抗药性产生的机理提供新的信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产电细菌在微囊藻群体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
水动力条件下微囊藻群体分解物对微囊藻群体形成的作用和机制
微囊藻毒素在微囊藻群体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杆状细菌菌落中的拓扑缺陷和集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