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非交换态钾的释放机制、速率表征与生物有效性分级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97117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0.00
负责人:王火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范钦桢,陈小琴,王涛,张文钊,苏同庆,刘宏鸽
关键词:
释放速率分级非交换态钾生物有效性
结项摘要

土壤钾素肥力的准确评价多年来一直未有突破。其原因一方面是常规土壤测钾方法大大低估了土壤非交换态钾(有效钾的主体部分)的含量,另一方面对非交换态的生物有效性尚缺乏有效的评估方法。我们已有研究结果表明,非交换态钾的释放速率可能是决定土壤钾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本项目将深入研究土壤非交换态钾在不同释放环境中的释放机制、释放速率及相关因素的作用机理,探讨土壤非交换态钾释放速率与钾素生物有效性的关系。建立表征土壤非交换态钾释放速率的通用方法和非交换态钾生物有效性分级的指标。通过与作物耗竭条件下土壤非交换态钾可利用性和可利用量结果的拟合,建立适合各类土壤的非交换态钾生物有效性分级的方法体系。最终旨在推动土壤非交换态钾释放机理、有效性表征的基础理论研究,并为土壤钾素肥力评价和调控提供重要技术手段和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主要研究研究多种提取条件下,典型土壤和含钾矿物中非交换态钾释放机制及释放速率的动态变化规律;揭示非交换态钾释放速率与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建立土壤非交换态钾释放速率的表征测定方法,并建立基于释放速率的非交换态钾生物有效性分级的指标;通过与植物钾耗竭试验的验证建立土壤非交换态钾生物有效性分级的方法体系。项目任务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已完成。研究结果揭示矿物风化、离子交换和介质溶液中钾浓度下降这三个决定土壤矿物非交换态钾释放的因子中,钾浓度的下降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其次是离子交换作用,而土壤矿物风化对非交换态钾释放的作用因其过程缓慢作用非常有限。能否有效降低土壤溶液中钾离子浓度,是决定多种方法提取或植物有效吸收利用土壤非交换态钾的关键因子。不同离子的交换作用对非交换态钾的释放有重要影响,不同离子促进矿物中非交换态钾的释放的顺序大致为:H+ >> Ca2+ > Na+ > H2O > NH4+。非交换态钾的释放速率是决定其植物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同土壤和含钾矿物中非交换态钾的释放速率与其植物有效性总体上呈Langmuir曲线关系。用60-120 min不加氯化钠的0.2 mol L-1四苯硼钠法表征的非交换态钾平均释放速率可以用来衡量土壤和矿物非交换态钾的生物有效性。并依据其数值可将土壤中的非交换态钾划分为高、中、低和无效等几种等级。通过与盆栽高强度耗竭的试验数据相拟合,初步建立土壤不同有效性的非交换态钾分级方法如下:高效非交换态钾:用0.5 h 0.1 mol L-1 NaBPh4提取的钾减去速效钾;中效非交换态钾:用15 min 0.2 mol L-1 NaBPh4提取的钾减去0.5h 0.1 mol L-1 NaBPh4提取的钾;低效非交换态钾:1h 0.2 mol L-1 NaBPh4+1.7 mol L-1 NaCl提取的钾减去15 min 0.2 mol L-1 NaBPh4法提取的钾;无效非交换态钾:非交换态钾总量即0.2 mol L-1 NaBPh4+1.7 mol L-1 NaCl提取20d获得的钾量减去1 h 0.2 mol L-1 NaBPh4+1.7 mol L-1 NaCl提取的钾。该方法是否适用田间土壤非交换态钾生物有效性的等级划分,有待进一步验证。本研究提出的分级方法在经验证和进一步优化后,将向全国推广,并将用于我国主要农田土壤的供钾潜力的评估。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王火焰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0201027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271309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生物炭对土壤钾素释放及生物有效性的调控机理研究

批准号:41471242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陈防
学科分类:D0710
资助金额:8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土壤非酸解性“未知态”氮的形成机制和生物有效性

批准号:49371037
批准年份:1993
负责人:程励励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9.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固定态铵释放的动力学及其生物有效性

批准号:48970038
批准年份:1989
负责人:程励励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生物有效性表征指标及其老化机制研究

批准号:40971265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倪进治
学科分类:D0713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