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肝转移是结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寻找对抗肿瘤转移的策略一直是临床及基础研究的热点。既往研究发现,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参与细胞的迁移、黏附及侵袭过程,与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的生长、浸润及转移关系密切。因此,利用基因技术调控PAI-1表达可能成为抗肿瘤转移治疗的新靶点。我们前期研究也发现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其PAI-1水平明显高于结肠癌患者和正常人。本课题将探讨是否可通过下调PAI-1表达来治疗结肠癌肝转移。首先收集临床标本,验证PAI-1表达与结肠癌肝转移的相关性;利用腺病毒载体构建PAI-1 siRNA,研究其对人结肠癌细胞凋亡、增殖、侵袭能力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同时通过体内成瘤试验和裸鼠肝转移模型,研究PAI-1 siRNA对小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的治疗效果及其可能机制,为结肠癌肝转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结肠癌肝转移是结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PAI-1)参与细胞的迁移、黏附及侵袭过程,与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的生长、浸润及转移关系密切。我们前期研究发现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的PAI-1水平明显高于结肠癌患者和正常人,提示PAI-1高表达与结肠癌肝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为前期工作的深入。结果显示,血浆PAI-1水平与结肠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病理类型密切相关。结肠癌肝转移组织中PAI-1高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结肠癌和原发性肝癌组织。细胞实验中,我们发现慢病毒介导的PAI-1 siRNA对结肠癌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但却能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值,并削弱结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PAI-1 siRNA的结肠癌细胞MMP9表达明显减少。荷瘤实验结果提示PAI-1 siRNA能在裸鼠体内抑制肿瘤的生长。另外,通过构建裸鼠肝转移模型,PAI-1 siRNA能明显抑制裸鼠结肠癌肝转移的发生。该研究明确了PAI-1在结肠癌肝转移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证实了沉默PAI-1能有效抑制结肠癌肝转移的发生,为结肠癌肝转移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途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14-Methyl-1-octadecene,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Peach Leafminer Moth
七羟基异黄酮通过 Id1 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Sparse Coding Algorithm with Negentropy and Weighted ℓ1-Norm for Signal Reconstruction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及其新型抑制剂的结构研究
新型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转移活性研究
工程化纳米血小板载带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用于血栓治疗
肺癌侵袭性与纤溶酶原激活物释放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