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通过以扫描电镜为主的先进技术对产自我国东北地区下白垩世的10科14属35种真蕨类植物化石的原位繁殖器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剖研究。重点对海金砂科的Ruffordia goepperti,蚌壳蕨科的3属8种,尤其是Acanthopteris gothani,蹄盖蕨科Athyium属的5种,鳞毛蕨科Dryopterites属的3种,铁角蕨科Asplenium属的2种及膜蕨科、铁线蕨科和可能属于中国蕨科的多个属种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膜蕨科的Eogonocormus和分类位置不明的Dracopteris等新属和8个新种。总结了我国晚中生代单缝孢蕨类植物的兴衰史,探讨了其地层学和古气候学意义。建立了我国早白垩世真蕨类植物的分类系统。总结了真蕨植物化石繁殖器官微细构造研究的方法。还对相关地层进行了孢粉分析。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中外学术论文与期刊的宏观差距分析及改进建议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频率调制激光多普勒全场测速关键技术研究
用于车载自主导航系统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关键技术研究
高动态环境下的多普勒测速脉冲星导航方法研究
酸雨/雨水沉降对金属的腐蚀和冲刷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