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有机质分子组成与来源解析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57717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8.00
负责人:梁咏梅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亚和,刘旭霞,蒋彬,何晨,张景怡,张伟婷
关键词:
大分子难挥发性有机物分子组成PM25有机质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有机硫酸酯
结项摘要

Organic compounds are considered as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atmospheric fine particles (PM2.5). Due to their complex chemical composition, identified compounds only account for 10%-40wt% of organic aerosols. In recent years, ultra-high resolution 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ry (FT-ICR MS)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characterizing organic compounds of complex systems in the molecular level. In our study, using FT-ICR MS as the main research tool, we aim to characterize the molecular composition of less volatile compounds with high molecular weight of organic aerosols in Beijing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and focus on studying molecular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organosulfates in different region and analyzing their source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The results will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in source apportionment,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contro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有机物是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重要成分,其化学组成十分复杂,鉴别出的有机化合物只占有机气溶胶质量10%~40%左右。近年来,超高分辨率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在表征复杂体系有机化合物分子组成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本研究拟利用FT-ICR MS为主要研究手段,从分子水平全面研究北京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气溶胶PM2.5中大分子难挥发化合物分子组成,重点解决有机硫酸酯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识别和定量表征,通过不同地区有机硫酸酯分子结构特征对比分析其来源和形成途径。研究结果对有机气溶胶的来源解析、形成机理及控制技术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摘要

大气气溶胶中有机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浓度水平低且理化性质差异大。针对复杂体系有机气溶胶分子组成分析的技术需求,项目以FT-ICR MS和HPLC-Orbitrap MS为主要手段开展方法学研究,建立了气溶胶中不同极性有机物分子组成的有效检测方法。对有机硫酸酯、硝基酚及酸酐等具有源特征性的有机污染物的化学组成取得了新的认识。.项目详细考察了有机气溶胶的电离选择性和溶剂萃取选择性,综合利用质谱电离技术结合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组合方案,对气溶胶复杂有机混合物的分子组成进行了全面表征。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目标化合物的理化特性,选择合适溶剂和电离源进行针对性分析。.通过FT-ICR MS对北京晴天和雾霾天PM2.5有机物分子组成进行了直接表征。与晴天相比,雾霾天样品中化合物不仅数量众多,分子缩合度和氧化程度也更高。高浓度的有机硫酸酯是雾霾天有机气溶胶最明显的特征。利用HPLC结合溶剂萃取和固相萃取技术,开发了一套有机硫酸酯的分离富集方法深入分析其组成和源特征性,结果表明北京城市雾霾天有机气溶胶的形成与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密切相关。.采用HPLC-Orbitrap MS联用技术结合非靶向选择性分析对有机硫酸酯和硝基酚的分子组成及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并对部分已证实结构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了定量/半定量分析。2016年至2017年北京有机硫酸酯季均浓度为27.54-60.59 ng/m3;广州为35.19-55.05 ng/m3。生物源有机硫酸酯占据主导地位。不同的是北京最高浓度出现在冬季,而广州出现在夏季。从北京PM2.5中共鉴定出165种硝基酚,首次检测出多环硝基酚,季均浓度为10.81-100.05 ng/m3,主要来自于煤燃烧排放和挥发性有机物二次转化的贡献。.通过GC-MS发现不同酸酐与甲醇的醇解反应程度不同。为避免醇解反应的影响,在北京冬季PM2.5样品的前处理中,选择二氯甲烷和乙腈的混合溶剂作为萃取剂,首次在大气细颗粒物中鉴定出了五种酸酐化合物,日均浓度为4.90至13.36ng/m3。.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初步形成了一个有机气溶胶分子组成分析的专业技术平台,建立了一系列分离分析解决方案。首次获得了南北典型地区多套大气细颗粒物中特征有机污染物的分子组成和浓度水平数据。项目研究成果可为雾霾形成机理,污染源解析等研究提供方法基础和相关数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DOI:10.1016/j.scib.2017.12.016
发表时间:2018
3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DOI:10.3724/ SP.J.1123.2019.04013
发表时间:2019
4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20.19.016
发表时间:2020
5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梁咏梅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0508045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城市典型地区大气PM2.5化学组成、活性氧物种特征及其来源研究

批准号:41173092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周家斌
学科分类:D0707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黄海全新世沉积有机质来源和组成变化的多参数指标重建

批准号:41276068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邢磊
学科分类:D0602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沈阳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和来源解析研究

批准号:2130705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田福林
学科分类:B06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湖泊沉积有机质分子氢同位素组成与古气候重建应用

批准号:40272058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孙永革
学科分类:D0206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