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肥”用长余辉发光材料在缺陷态协助下的光转换过程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61565009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9.00
负责人:余雪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于杰,杨勇,韩缙,何禧佳,边文娟,王婷,吕天帅,刘雪娥
关键词:
长余辉材料光转换缺陷光合作用
结项摘要

The photo-synthesis process of plants could be improved when the long persistent phosphors were employed for which possess the ability of photo-conversion and photo-storage properties. In this work, rare earths doped germinate, zirconate and stannate of which with the d10 electron configurations as the host matrix would be investigated. We aim at to realize the blue and red-orange light emitting in the above mentioned long persistent phosphors, which harvesting sunlight efficiently and safely disposing of dangerous excess excitation energy. Moreover, the slow and persistent release of the storaged photo-energy in these electron trapping materials under a weak light environment, especially at night, contributes to the prolonged photo-synthesis time, which could be beneficial to the growth of the plants in Yunnan province. More importantly,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hoto-conversion of the long persistent phosphor would be studied in detail in this work,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arriers’ capturing, releasing and transporting processes of which critically rely on the intrinsic and introduced defects. The results have fundamental important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to the energy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f fertilizer overuse, and 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the experimental basis and reliable scientific data for the research of the long persistent phosphors.

借助于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光存储与转换能力,将不被植物所有效利用的太阳光能量存储、转化为能够被光合作用有效利用的蓝光和红橙光,并在夜晚持续释放,可以延长植物的光合作用时间、增强光合作用效率,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本项目利用锗酸盐、锆酸盐、锡酸盐等d10离子自俘获材料基质的本征缺陷,通过稀土离子掺杂构建合适的陷阱结构,并利用不同深度陷阱分布影响缺陷态对载流子俘获、释放及传递过程,进而实现发光中心离子的颜色调控,达到在该类材料中对适合于植物生长光谱波段筛选的目的。本项目通过缺陷态的构建与其深度的调整实现长余辉发光材料光谱颜色的选择形成“光肥”作用,以促进本地区具有高经济附加值植物的生长,这对于高效利用能源和解决植物肥料污染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其通过缺陷态探究载流子运动规律的研究手段也为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机理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借助于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光存储与转换能力,将不被植物所有效利用的太阳光能量存储、光转化为能够被光合作用有效利用的蓝光和红橙光,并在夜晚持续释放,可以延长植物的光合作用时间、增强光合作用效率,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本项目利用锗酸盐、锆酸盐、锡酸盐等d10离子自俘获材料基质的本征缺陷,通过稀土离子掺杂构建合适的陷阱结构,并利用不同深度陷阱分布影响缺陷态对载流子俘获、释放及传递过程,进而实现发光中心离子的颜色调控,达到在该类材料中对适合于植物生长光谱波段筛选的目的。.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项目申请书所列研究内容,我们开展了本征缺陷引起d10 离子氧化物基质自俘获光致发光及余辉现象的研究,探究了本征缺陷对于发光中心发光行为的影响,以及通过构建合适的陷阱能级,缺陷态辅助发光中心光谱调节的研究。研究结果针对基质结构中本征缺陷对于其自俘获光致发光行为及长余辉特性的影响,明确了本征缺陷对于载流子俘获及释放过程的影响。通过光致发光光谱、长余辉发光光谱、热释光曲线、光激励光谱等表征手段并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实现对缺陷态的本征属性的归属及充当角色的认定。在此基础上,我们基于基质材料本征缺陷对激活剂离子的发光行为的影响,结合陷阱结构特点,实现了通过构建合适的陷阱能级,对发光中心不同激发态能级的调控过程。这一结果,为通过缺陷能级的搭建,操纵发光中心离子的颜色调控,达到光谱波段筛选的目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结合前期实验结果,我们通过光环境的成功搭建,实施于云南高山植物小玫瑰与四季海棠的种植与栽培过程,证实了光存储与光转换材料在植物生长光谱波段筛选的“光肥”作用。. 本项目所实现的“光肥”作用,为促进本地区具有高经济附加值植物的生长, 高效利用能源和解决植物肥料污染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其通过缺陷态探究载流子运动规律的研究手段也为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机理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3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4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5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DOI:10.19964/j.issn.1006-4990.2020-0450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低维链状结构的长波发射长余辉材料的发光性能及缺陷态研究

批准号:6130809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徐旭辉
学科分类:F0509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表面修饰

批准号:21071063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刘应亮
学科分类:B0502
资助金额:4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微纳米结构长余辉发光材料中纳米表面缺陷的储能机制研究

批准号:61205178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丛妍
学科分类:F0509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配体聚合的新型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

批准号:20476016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张淑芬
学科分类:B08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