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北部地质内涵丰富。三分量广角反射/折射地震探测研究在南海西北部属于探索性和创新性工作。OBS2006-2深地震测线跨越多个重要构造区、带,是南海北部陆缘唯一的一条平行于构造走向的NEE向测线,并与多条NW向测线相交,研究其深部地壳结构意义重大。近期数据处理取得良好进展,12个OBS台站综合记录剖面中均识别出Pg,Pn,PmP等几组来自地壳深部的震相,具备良好的数据基础。拟通过射线追踪、走时模拟等手段,采用正、反演相结合的方法,可望获得高质量的深部地壳结构剖面,力求对该区的地壳形成与演化提供更高的约束。本项目研究不仅可以获得西沙海槽和西北次海盆扩张脊两侧的地壳结构特征,而且结合区域地质及地球物理资料,可对西沙海槽的成因、西沙海槽和西北次海盆之间的关系以及西北次海盆的扩张过程提供新的理论认识,从而为南海的形成演化动力学理论提供科学依据。
南海西北部地质内涵丰富。三分量广角反射/折射地震探测研究在南海西北部属于探索性和创新性工作。OBS2006-2深地震测线跨越多个重要构造区、带,而且是南海北部陆缘唯一的一条平行于构造走向的NEE向测线,与多条NW向测线相交,研究其深部地壳结构意义重大。该项目研究取得良好进展与成果,12个OBS台站均识别出几组来自地壳深部的震相(Pg,Pn,PmP),共拾取了1796个震相走时;通过射线追踪、走时模拟方法,获得了测线下方西沙海槽和西北次海盆扩张脊两侧的地壳结构特征,在西北次海盆和西沙地块之间过渡区域有着较为强烈的火山活动,双峰海山处,即OBS10台站下方的Pn震相低速异常,说明西北次海盆扩张脊处可能存在残留岩浆体;而垂直于西北次海盆扩张脊的地壳结构表明,在海盆扩张过程中,洋盆两侧的一统暗沙和中沙地块作为坚硬的陆块,在海底扩张前,两者没有发生脆性变形,形成裂谷盆地的构造双肩;海底扩张发生后,部分会汇入新生成的洋壳之中。本项目研究为西北次海盆的扩张过程提供新的理论认识及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南海西北部琼东南盆地深部地壳结构及其构造响应
南海西北部陆缘构造伸展作用下的深部地壳结构响应
南海西北部西沙隆起区地壳结构与演化及其对深部岩浆作用的启示
南海南部陆缘深部地壳结构特征及其构造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