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林业活动增加森林碳汇(减缓碳释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中国政府已将通过林业活动增加森林碳汇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南方集体林区未来森林碳汇供给潜力大,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重点实施区域。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和分析国际碳市场的形成、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选择南方集体林区3个代表性树种(杉木、马尾松和毛竹),基于大样本实地调查数据,通过对Faustmann-Hartman模型的适应性改进,构建包括碳汇收益在内的森林经营主体生产决策模型,科学分析不同树种林分森林碳汇供给曲线,在此基础上,构建区域水平森林碳汇供给模型,并分析区域森林碳汇供给潜力。同时,模拟分析不同碳汇价格水平和政策下,森林碳汇发展对森林经营主体的可能影响(土地价值、木材与其他林产品等),提出促进森林碳汇供给的政策工具,为政府通过林业活动增加森林碳汇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通过林业活动增加森林碳汇是应对气候变化重要途径,中国政府已经将通过林业活动增加森林碳汇作为应对气候变化重要举措,南方集体林区的森林碳汇供给潜力巨大,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重点实施区域。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和分析国际碳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国内森林碳汇市场、交易相关研究与碳汇实践状况基础上,选择南方集体林区3个代表性树种(杉木、马尾松和毛竹),通过浙江、福建和江西3个省样本实地调查数据,基于3个树种的成本收益及树种的生长模型,通过对Faustmann-Hartman模型的适应性改进构建出3个树种的碳汇-木材复合经营决策模型,从而获得3个树种的林分碳汇供给曲线,平均来说,在现有碳价格下,单位面积毛竹碳汇供给>杉木碳汇供给>马尾松碳汇供给,分别为3.98、2.9、1.71吨/公顷/年。分析了利率、木材价格等因素对碳汇供给量的影响。碳汇供给量随着利率的上升而呈减少的趋势,当利率在1%-8%变动时,杉木、马尾松、毛竹碳汇供给分别下降30%、47%和77%;杉木、马尾松碳汇供给量随着木材价格的上升而呈减少,当木材价格在-20%-20%变动时,碳汇供给分别下降7.7%、3.4%,毛竹碳汇供给量在竹材价格变动区间内不受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现有树种面积、土地利用变化以及适宜种植面积等3种情景科学分别分析3个代表性树种的区域水平森林碳汇供给潜力,结果表明,增加森林碳汇收入将增加林地价值,随着碳汇价格的提高最优轮伐期呈现延长趋势,而林地价值的增加将存在其它土地转化为林地的可能性,但不同树种结果有差异。从供给总潜力来看,三个案例省中,在现有种植面积情景下,杉木供给潜力>毛竹供给潜力>马尾松供给潜力,分别为1181.6、1159.36、539.83万吨/年;而在土地利用变化和适宜土地情景下,毛竹供给潜力>杉木供给潜力>马尾松供给潜力。分析了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碳汇供给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利率、木材和竹材价格)、自然因素(立地条件、树种)、社会因素(社会需求、主体认知意愿)和制度因素(碳汇产权、碳汇补贴和碳税)等。最后,根据前面的结果,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森林碳汇供给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①完善有利于森林固碳增汇的法律法规;②创设基于明晰产权的森林碳汇交易制度;③强化基于森林碳汇供给的科技政策;④完善有利于碳汇造林和经营的资金政策;⑤促进森林碳汇供给的风险保障政策。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森林经营主体的碳汇供给差异及其诱导机理研究
竹林碳汇增长机理、综合潜力与政策研究
中国南方集体林区林权改革模式和绩效的实证分析
南方集体林区资源禀赋、产权演化与森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