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依托中、德两国科技人员关于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恢复问题的前期研究积累,顺应塔里木河下游应急生态输水工程的配套研究需要,拟开展以下研究:(1)将高精度QuickBird影像分析和恢复生态学原理等宏观技术手段与地面小尺度生态监测研究相结合,探讨干旱区稀疏植被长势变化与水分条件之间的生态关系,对7次输水后塔河下游胡杨林(Populus euphratica)植被的恢复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即对胡杨长势,包括其活力(Vitality)、结构完整性(Integrity)、恢复潜力(Resilience)等进行评价与定级;(2)从个体、群落和景观层面上分析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前后土地覆被(植被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趋势及其驱动力;(3)多指标定位观测数据和多时相遥感数据集成合并,建立《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长势动态变化GIS数据库》,为塔河下游环境演变的长期定位监测奠定基础,并给生态输水效应的定量评估提供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农田节肢动物不同取样方法的综合比较
基于多模型多数据源的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结构参数反演
地下变水位条件下塔里木河下游河岸胡杨林耗水模型研究
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工程生态变化的量化研究及价值评估
基于NDVI时间效应的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春尺蠖灾害遥感动态监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