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传统生物质基炭吸附材料在室内VOCs污染去除方面的局限:材料效率低、寿命短,容易产生二次污染,以活性炭为吸附剂和催化剂载体,纳米TiO2(< 5 wt%)为光催化剂,贵金属(< 0.5 wt%)为热催化剂,建立可实现典型VOCs(甲醛、苯和甲苯及其混合物)污染物深度净化、高效、原位再生型功能炭材料的合成工艺及理论,建立典型VOCs污染质在改性生物质基活性炭复合材料上的吸附、传递与转化规律,研究污染物的吸附-光催化-热催化的三位一体去除机制及相关控制技术,探索传统炭吸附材料功能化对其孔径结构和表面化学结构的影响规律及调控措施,为实现室内VOCs污染的有效去除提供新方法和新过程,为传统生物质炭吸附材料的应用开辟新途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光-热复合催化降解室内VOCs:材料制备、耦合效应与机制
核壳结构MOFs对室内VOCs的吸附-光催化协同效应
针阵列电晕放电-光催化-MnO2耦合净化室内VOCs
生物炭-纳米TiO2功能化交联对燃煤VOCs分级吸附-光催化氧化协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