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电流变液的出现使电流变技术应用于工业成为可能,但要推向实际应用仍然面临很多困难,特别在初始粘度、抗剪切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较突出的问题。把一维纳米介电材料引入巨电流变液中,为解决屈服强度与初始粘度之间矛盾,提高电流变效率,促进电流变液的实用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本项目采用一维晶态纳米粒子为模板,通过合成参数控制氧化钛介电材料在模板表面的吸附、生长过程,实现一维氧化钛基巨电流变材料的可重复、可控合成及活性的调制;然后以这种一维纳米材料制备的巨电流变液为研究体系,进一步探讨低维度下介电颗粒结构、动态介电性质变化对流变行为的影响,揭示电流变液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联系,深入理解巨电流变效应机制。本研究有望为设计制备具有实用价值的巨电流变液提供科学依据。
本项目以设计新颖的各向异性非晶电流变材料、阐明其巨电流变效应作用机制为目标,发展并完善一维巨电流变材料的可控制备方法,系统研究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间的基本规律。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非各向同性新型电流变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电流变液性能表征与动态行为分析,颗粒介电性能、尺寸、形貌等对电流变液的切变模量、屈服强度、初始粘度等的影响,决定零场粘度的因素等。获得棒状、纺锤状Ca-Ti-O微/纳米颗粒,由这种一维材料制得的电流变液的零场屈服应力小于5 Pa,高场(5 kV/mm)屈服应力大于50 kPa,电流变效率达到13,000,比常规巨电流变液的效率提高2个数量级,极大地拓宽了巨电流变技术的实际应用范围。相关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本项目把电流变材料领域拓展到一维介电材料,极大的丰富了电流变液的研究内容,更为一维介电材料性质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使研究者能以一个新的视点观察一维介电材料。项目研究为电流变材料的设计及制备提供了有力的实验和技术依据,有利于指导研制出实用型电流变液,是电流变液走向实用化研究的重要一环。到2013年底,发表SCI收录科技论文15篇,获授权发明专利 9项(另有4项在审理中),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2名,博士后1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滴状流条件下非饱和交叉裂隙分流机制研究
不同交易收费类型组合的电商平台 双边定价及影响研究
凹凸棒石基纳米核壳结构巨电流变材料的可控制备及流变行为研究
新型电致电阻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性能和机理研究
新型中孔碳材料的可控制备
氧化钛一维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表面浸润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