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快中子俘获过程路径上的原子核β衰变寿命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1187507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牛中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安徽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衡太骅,刘程程,方志,姜攀,丁可蒙
关键词:
原子核β衰变形变效应快中子俘获过程协变密度泛函理论无规相位近似
结项摘要

The origin of heavy elements in the universe is an interesting topic in nuclear physics and astrophysics, the rapid neutron-capture process (r-process) is responsible for the production of about half of the elements heavier than iron. The rapid neutron-capture process (r-proces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operties of extremely unstable nuclei, nuclear β-decay half-life is one of the key nuclear physics inputs of r-process. Since most of nuclei relevant for the r-process are still out of experimental reach,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are inevitable for the studies of the r-process. Base on the research basis of the applicant in nucleosynthesis, nuclear β-decay half-lives, covaria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nd random phase approximation, employing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theories in nuclear physics--the covaria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including the pairing correlation using Bogoliubov transformation, considering the deformation effects, this project aim to develop the proton-neutron quasiparticle random phase approximation approach, investigate the beta-decay half-lives of nuclei on the r-process path, providing the reliable nuclear physics inputs for the studies on the origin of heavy elements in the universe.

宇宙中重元素的起源是核物理与天体物理共同感兴趣的课题,其中快中子俘获过程(r-过程)负责产生一半左右的超铁元素。r-过程与极端不稳定原子核的性质紧密相关,其中β衰变寿命是r-过程的关键核物理输入量之一。由于r-过程路径上大多数原子核的性质仍无法从实验测得,因此需要依赖理论模型。本项目拟基于申请人在天体核合成、原子核β衰变寿命、协变密度泛函理论、无规相位近似等方面的工作基础,采用目前核物理中最为成功的理论之一——协变密度泛函理论,通过Bogoliubov变换处理对关联,考虑形变效应,发展超越平均场的质子-中子准粒子无规相位近似方法,研究天体r-过程路径上原子核的β衰变寿命性质,为了解宇宙中重元素起源提供可靠的核物理输入量。

项目摘要

宇宙中重元素的起源是重要的基础科学课题,其中快中子俘获过程(r-过程)负责产生一半左右的超铁元素。r-过程涉及大量不稳定原子核的性质,其中β衰变寿命是r-过程的关键核物理输入量之一。由于r-过程路径上大多数原子核的性质仍无法从实验测得,因此亟需理论预言。本项目的核心工作是研究r-过程路径上原子核的β衰变寿命及其对r-过程模拟的影响。针对这一课题,项目在发展原子核β衰变寿命的理论模型、系统计算原子核的β衰变寿命以及研究其对r-过程模拟的影响等方面,取得如下创新成果:采用协变密度泛函理论,通过Bogoliubov变换处理对关联,考虑形变效应,发展了形变相对论Hartree-Bogoliubov理论。基于原子核的基态性质,发展了几种原子核β衰变寿命的理论模型,包括贝叶斯机器学习方法、考虑相对论自旋—轨道劈裂的改进Gross理论以及自洽的准粒子无规相位近似方法。系统计算了原子核的质量和β衰变寿命,相比已有核模型,预言精度显著提升:对于原子核质量,精度达到了84 keV,对于小于1秒的β衰变寿命,精度约为0.2数量级。基于TALYS程序,系统计算了不同温度下r-过程相关原子核的中子俘获率。最后,进行r-过程模拟,系统研究了核物理输入量对r-过程丰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由原子核质量模型导致的r-过程丰度的不确定性,主要通过中子俘获率的变化引起,而β衰变寿命不确定性的贡献则相对较小。然而,β衰变寿命对超铀元素的丰度有显著影响,这些超铀元素通过核裂变在重现太阳系r-过程丰度的第二峰和稀土峰以及填平这两峰之前的低谷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机器学习方法还被用来研究了原子核的低激发谱、原子核磁矩以及巨偶极共振参数等原子核性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3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20.19.016
发表时间:2020

牛中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205004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天体快中子俘获过程中的核物理研究

批准号:1133500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孟杰
学科分类:A2705
资助金额:24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2

快中子俘获过程与原子核物理输入量

批准号:10947149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孙保华
学科分类:A25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3

快中子俘获过程元素的丰度分布对原子核物理输入量的敏感度研究

批准号:1150500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王章银
学科分类:A270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核天体rp过程路径上A>80核素的精确质量测量

批准号:11905261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邢元明
学科分类:A270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